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秦朝B.汉朝C.隋朝D.北周
2.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
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
)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D.民族*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
6.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水排 ④耧车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9.唐朝时,有一位日本人去长安集市购买商品,你认为他不能买到的是(
)
A.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籍B.茶叶
C.青瓷D.唐三彩
10.小明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会盟”“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权分立和民族交融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中华文明的起源
11.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城市为(
)
A.成都B.兰州C.西宁D.拉萨
12.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
A.唐初北方无边患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开明的民族*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13.有一次,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这体现了他(
)
A.打击地方权贵B.宽以待人C.整顿吏治D.任人唯亲
14.唐朝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5.我国诗歌的*金时代是在(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汉朝
16.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
)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17.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到:“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
A.盘庚迁殷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巾起义
18.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文章来源,更多历史干货,
)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到来
20.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2分,第23题20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了什么关系?(2分)他为处理这一关系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文章来源,更多历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