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TUhjnbcbe - 2021/5/29 19:22:00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觉得还不错要拉到文末点哦!

每一次,每一条,都是您对我的鼓励!冰城云课堂,就不会再走丢啦!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知识点讲解及归纳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亡的必然性。

2.正确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识记明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

3.知道清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治腐败

(1)明代中后期,*治腐败。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结*营私,争权夺利。

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明神宗在位期间,二十年不上朝。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不理朝*。)

明熹宗作品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结*营私,争权夺利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2)气候异常,灾荒连年不断

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降雨量骤降,农业大减产。整个明末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

2.社会动荡

朝*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朝《流民图》

知识点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治腐败,国家财*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2.过程

(1)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规定了严明的*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起义*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4)年,李自成率*攻入西安,建立*权,国号大顺。

李自成是明末陕西米脂人,年少时喜好枪马棍棒。其出身贫农,家境非常困难。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并给本邑姬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

李自成因走投无路最终聚众起义,后投奔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高迎祥战死后,李自成承其位并沿用“闯王”称号,人称“李闯王”

(2)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明末农民战争图

李自成像

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

年,李自成起义*围攻北京。起义*占领外城,崇祯出皇宫,登煤山(今景山),临死前,令周皇后等自缢,并挥剑砍伤长女,杀死幼女。在走投无路下,缢死煤山寿皇亭前的一棵槐树上。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给这棵古槐定为“罪槐”,并加上了一条铁锁链。

3、明朝灭亡原因:

明朝*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

知识点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女真族)兴起

(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2)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在盛京建立*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年,皇太极继位;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年,改国号为清。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年),女真族人。他创立了“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30里处的东陵)。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太祖第8子。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族;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2.清*入关

(1)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联合夹击李自成的*队。

(2)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诗中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治大事,谴责了吴三桂的行为。

年,清*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

同步练习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为了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鳌拜D.康熙2.下列城市未被女真(满洲)族作为国都的是(
  )A.赫图阿拉B.沈阳C.北京D.南京3.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一统”局面的首次出现B.封建社会繁荣和开放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4.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存在内在联系的是(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B.明成祖﹣﹣设内阁C.清顺治帝﹣﹣改国号为“清”D.清雍正帝﹣﹣设*机处5.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是在(
  )A.16世纪40年代B.16世纪60年代C.17世纪40年代D.17世纪60年代6.“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梅花岭上有一位扬州英雄的衣冠冢,他是(
  )A.文天祥B.李庭芝C.岳飞D.史可法7.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A.中书省B.内阁C.议*王大臣会议D.*机处8.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对本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元昊﹣﹣契丹B.成吉思汗﹣﹣满洲C.完颜阿骨打﹣﹣*项D.努尔哈赤﹣﹣女真二.填空题(共3小题)9.男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错误:
  正确:
  。10.年,
  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年,在
  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年,
  迁都北京,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1.明朝后期,统一女真各部的杰出首领是努尔哈赤。
  (判断对错)三.辨析题(共1小题)1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辽国和元朝还是少数民族建立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错误:
  改正:
  .四.解答题(共1小题)13.年,
  称汗,建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年,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并在年改国号金为清。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B.D.D.C.C.D.C.D.二.填空题(共3小题)9.错误:男真;正确:女真.10.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11.√.三.辨析题(共1小题)12.错误:辽国;改正:清朝.四.解答题(共1小题)13.努尔哈赤;皇太极.

后台回复“初中历史”收看更多内容

亲爱的读者朋友,近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