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地时间6日发生暴力示威
美国警方6日说,部分示威者当天对国会大厦的暴力冲击已造成4人死亡。
1月6日,示威者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内与警察对峙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警察局代理局长罗伯特·康蒂当晚举行新闻发布会说,1名死者是暴力冲击中遭国会警察开枪射击的女性
另有1名女性和2名男性在紧急救治过程中死亡。此外,至少14名警察受伤,52名示威者被逮捕。 华盛顿市长缪里尔·鲍泽宣布,由于部分示威者可能将暴力示威持续至20日当选总统拜登就职,华盛顿公共紧急状态将延长15天。此前华盛顿已宣布于当地时间6日18时至7日6时实施宵禁。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当天下午召开联席会议,对年美国总统选举各州选举人团计票结果进行统计认证。会议开始后不久,部分聚集在国会大厦附近的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冲进国会大厦。议员随即被疏散,国会休会。随后,警方对国会大厦内部实施清场,联席会议于20时恢复。1月6日拍摄的电视画面显示,一名抗议者闯入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最后的疯狂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呼吁下,大批示威者冲进美国国会大厦内,他们赶走了正在开会确认拜登胜选的美国国会议员,霸占了美国国会大厦。上一次,示威者占领美国国会大厦还是发生在年。
有示威者冲进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办公室,翘起了二郎腿并摆拍,佩洛西早已不见踪影,这也许就是佩洛西口中的最美风景线吧。
对此多国*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表态,认为暴力行径令人不安和震惊,呼吁美国实现*权和平有序交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6日称,古特雷斯对当天发生在华盛顿国会山的骚乱表示哀伤。迪雅里克在一份记者通报中说,在当前形势下,*治领导人应当让支持者意识到避免使用暴力以及尊重法治的重要性。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推特上说,发生在华盛顿的场景“令人震惊”。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加拿大人对在华盛顿发生的暴力行为“深感不安和悲伤”,希望可以尽快恢复正常。
委内瑞拉外交部6日发表公报说,这是令人遗憾的事件,该事件反映了美国国内暴力的螺旋式上升,美国*治制度和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危机。委内瑞拉*府希望暴力行为尽快停止,美国人民最终能够开辟一条通往稳定和社会正义的新道路。
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推特上说,现在至关重要的是美国*府和平有序地移交权力。
奥地利总理库尔茨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对华盛顿的情景深感震惊,权力移交应和平、有序进行。
谴责!美国4位前总统发声,谴责冲击国会事件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7日表示,希望美国人民能尽快享有和平、稳定和安全,她同时敦促人们深思,为何美国一些人士与媒体对年香港修例风波中的暴力行为给予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华春莹在当天举行的外交部记者会上表示,已注意到美国国内发生的事情,相信美国人民也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她注意到,在这次暴力事件中已经有4人死亡,也注意到中国网民对此的一些看法和评论。“很多人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似曾相识的情景,但美方一些人士和媒体做出的反应为何是截然不同的?”她在回应有媒体有关美国国会骚乱和年香港动荡的对比的问题时称,年7月,香港激进示威者曾暴力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暴力破坏并袭击警察,但香港警方保持高度克制和专业,没有一个示威者死亡。而今天在美国国会发生的事情没有在香港发生的事件暴力程度高,但却有四人死亡。“当年他们对香港用的什么词?现在他们又用的是什么词?”这名中国外交官反问道,现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众口一词谴责,称之为“暴力事件”“暴徒”“极端分子”“耻辱”,当年他们形容香港又用的是什么词语?“靓丽的风景线”,把他们美化成“民主斗士”。“这种用词的截然不同和背后的原因是令人深思的,值得进行严肃和深刻反思。我们相信美国人也希望安全和安宁,尤其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们也希望美国人能尽快享有和平、稳定和安全。”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第一时间就此事件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刚刚消息,特朗普承诺向拜登“有序”移交权力。
当地时间1月7日凌晨,在经历一系列混乱后,美国国会正式确认了拜登获得总统选举胜利。随后,特朗普发表声明称:“尽管我完全不同意选举结果,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观点,但1月20日将有一个有序的过渡。”
他还补充说:“我一直说,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斗争,以确保只有合法的选票被计算在内。虽然这代表了总统历史上最伟大的第一个任期的结束,但这只是我们为使美国再次伟大而奋斗的开始。”
啊.....这.....作者认为特朗普想说,不是本人预谋的,相信我,我一定不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结果特朗普准备发twitter的时候,发现自己推特账号已经被禁言。说不定这位可怜的老头也许会坐下来深思,看来我之前不该禁tiktokandwechat,否则还能发个朋友圈,还可以让我的亲朋好友给我来一手点赞加转发和在看~
特朗普的推特账户目前被锁定。
总之
特朗普完全不同意选举结果
但1月20日将有一个有序的过渡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