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华日报整版聚焦东台就在今天
TUhjnbcbe - 2021/3/22 4:17:00

点击上方免费订阅"东台时空"

咱东台真是太亮眼了!

最近,频频亮相各大主流媒体!这不,今天《新华日报》又整版聚焦东台农业农村!

秋末冬初,一年将尽,“十三五”收官在即。*海明珠金东台,依然是绿意葱茏,渐渐转寒的气候挡不住东台大地丰收的热情与喜悦。在里下河水网优质稻米主产区,金色稻浪已变成绿茵茵的麦毯,和暖的空气中依然飘逸着淡淡的稻米清香;在堤东特经产业集聚区,白色的钢架大棚连绵不绝,棚架内越冬蔬菜种植现场热火朝天;辽阔的东台海滨,林风杉语,浩瀚无垠,鹿鸣鹬舞,令人神往……

近年来,东台高举“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大旗,放大“格局、境界、视野”,从粮棉种植全国上榜的传统农业大县,到跃居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国第一方阵,东台“三农”工作与时俱进走在前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飞跃提升,东台“粮仓”被赋予了更多、更深刻的时代内涵,五年奋进推动东台实现现代农业大“粮仓”到乡村振兴大“良仓”的华丽转变。一个个主导产业从“粗犷转向精致”,一批批高效农业从“增产走向提质”,一座座传统村落从“房院变成花园”,东台农业农村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稳步增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名列全国前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实践被推荐在全国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市、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市……一项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金字招牌实至名归。昔日苏北大粮仓,今朝乡村振兴更辉煌。

从“四个一”特色产业持续增效到“五朵金花”扮靓农业园区

东台农业走向高质量

“四个一”产业,是东台现代农业最具特色的四大品牌。一只瓜,指东台西瓜,甜透大半个中国,从温润湿热的东南亚热带雨林,到塞上江南宁夏河套平原,都有出产。一根丝,指东台茧丝,历经市场风浪,风景这边独好,全球高档生丝四成来自东台。一棵树,指以新街女贞为代表的苗木产业,触网起飞,绿满华夏。一篮菜,指独具东台特色的菜篮子,沈灶青椒、许河冬瓜、唐洋三韭、弶港莴苣……琳琅满目,绿色生态。今年,“四个一”特色产业产值预计超过亿元,富安镇成为全国产业强镇,新街镇、弶港镇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五朵金花”,是东台最有代表性的五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冲刺阶段的东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西瓜科技博览馆,东台西瓜、弶港甜叶菊两大甜蜜产业甜出精彩,上百种特色农产品各显其能,引领东台东南片三仓、弶港、唐洋、新街、许河等镇高效农业品质化快速提升。五烈现代农业产业园联手院士种出东台好大米,联合京东打造京东云仓、智慧农场和电子商务中心,全方位拓宽优质稻米网上销售渠道,卖出好价钱。富安茧丝绸产业园推行“公司+农户”富民模式,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推出全程机械化高品质高效率养蚕新举措。弶港甜叶菊产业园高点起步,突出龙头企业带动,面向全球大市场打造最大甜叶菊生产基地。在“五朵金花”的带动下,东台在国、省干道沿线布局打造了地市级农业园区18个,省级示范园区2个,省主题创意农园3个。

如果说,当年勤劳的东台农民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了从种植大宗农作物为主向特经作物的跃升,由此迈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那么,近年来东台农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与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联袂互动的新态势,则在纵深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开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东台市委、市*府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东台农业发展的基石,筑牢米袋子工程,全市粮食总产近年来一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今年预计达万吨,创历史新高。不仅如此,在全产业链发展大形势下,东台粮食生产呈现出新气象,稻、麦等粮食产业也插上了“高质、高效的翅膀”。如今,东台优质大米登上央视,俏销全国,在京东精品园卖出了30元/公斤的好价钱。东台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旗下,获批有机农产品的稻米品类就有5个。五烈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穴盘摆栽、健身栽培到绿色防控,稻米生产全程可追溯。通过优选优育、科学栽培、精细加工、冷藏保鲜,园区先后推出东台大米富硒、富锌、高铁功能系列,五彩、胚芽、糙米特色加工系列等,产品丰富优质,供不应求。

在东台,种田讲科学、生产重品质,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追求。以东台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建立吴明珠院士工作站,成立西瓜产业研究院,完善西瓜产业技术体系,形成的技术规程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多项科研推广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同时,在全国首创生态、节约的经济适用型大棚,率先应用多层覆盖和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引进全国首条西瓜无损测糖分拣线,保障东台西瓜品质卓越,错峰上市,自然能卖出好价钱。在西瓜产销龙头企业金津果业东台公司,生产基地里长出的西瓜90%以上都是盒马鲜生、百果园等精品水果店的“招牌级”好瓜,瓜苗刚进棚就全部被订购一空。目前,东台西瓜常年种植面积近30万亩,产量超百万吨。东台瓜农不仅在本地种瓜,很多还走出去种,实现技术输出,在陕西铜川扶贫基地帮助当地农民种瓜致富的西瓜老王、在江西革命老区打造精品农业的东台老杨等一批东台农民异地生辉,让东台农业光彩绽放。

通过产业化推进,品质化提升,东台品牌强农之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东台农产品已获认证绿色食品94个、有机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地标总数居全省县级第一。引领形成优质粮油、设施蔬菜、大棚西瓜、规模畜禽、精品茧丝、绿色水产、生态苗木、健康甜菊糖、高档花卉、乡村农旅等十大主导特色产业。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和蛋禽、山羊养殖总量等多项指标全省第一,小果型西瓜种植规模、乳猪产量、优质茧丝产量居全国第一。

从特色田园乡村批量涌现到善治乡村“东台样板”迸发活力

东台乡村美到骨子里

翠绿的草坪上,一只镂刻在锃亮金属球上的天鹅振翅欲飞,一排彩瓦彩墙的楼房整洁明亮,*员活动基地、网格化服务中心、暖心室、民主理财室……一溜排开,简洁大方。这里,是南沈灶镇天鹅村,堤东地区出了名的低洼地,每逢雨季水漫田园,5年前还是个债台高筑的经济薄弱村。乘着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东风,天鹅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聚力发展特色产业,“天鹅”振翅起飞。近日,天鹅村又出新鲜事,在全市首家开张“沈心善治”村民银行,做好事加分,反之减分,全记录在村民积分卡上,20位执行村规民约积分靠前的村民在满场羡慕的目光中登台领奖,小小积分卡兑出乡风文明新时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东台久久为功,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换了村容村貌,淳了乡俗民风,富了乡村经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东台把着力点放在品质提升上,深挖“水乡、田园、湿地”自然禀赋优势,统筹提升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塑造形神兼备的美丽乡村,留住直抵心灵的乡愁记忆。从水美鱼肥的里下河水乡,到海鸟逐潮的沿海湿地;从古风今韵交相辉映的西溪古镇,到林风阵阵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公园……现代田园风光移步换景。中国美丽乡村梁垛镇临塔村像极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潺潺流水,葱茏竹林,每至晨练或晚练,村民们或拳剑、或棋牌、或钓捕、或唠嗑,怡然自得。在三仓镇兰址、联南、官苴特色田园乡村群,一条条景色秀美的道路,一个个内涵丰富的景点自然呈现、相得益彰……原生态、本土化、低成本、可复制,于不经意间尽显生态之美。到目前,东台已建成国家级最美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28个,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再到特色田园的华丽蝶变,乡村生态美成为东台的最靓底色。

引导乡村善治,聚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近年来,东台探索出“以基层*建为统领、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为根基、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底色”的“1+4+1+1”乡村治理“东台路径”。村*群服务中心更加丰富高效,设置调解室、司法站、民兵工作室、乡贤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功能室和全村居民共享的活动室;村干部们都坐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站,现场为村民办理社会保障、民*优抚、*法综治等事宜。室外设有幸福小广场、灯光球场、健身步道,成为村民晨练晚舞、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里的工作模式转换了,村*员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强服务、促发展上想出新道道、作出新调整。安丰镇红安村推出“一强五带”工作法,强战斗堡垒,带产业兴旺,带生态宜居,带乡风文明,带治理有效,带生活富裕。开展*员群众“挂牌亮户先锋行”“*员先锋家庭”评选等活动,*员干部亮承诺、晒实绩、比贡献,助力红安村成为东台乡村治理新典范。

乡风文明,蕴藏于农民群众的朴素情怀之中,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能量。一个个道德模范、“东台好人”广为颂扬,一批批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和个人不断涌现,贴近百姓的“救急难”互助会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办”互助服务,发扬邻里共济、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受到国家表彰……

从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到集体领办合作社水到渠成

东台农民富得有品质

在时代进步的风口浪尖上,东台农业不断创出新的精彩,为强村富民促振兴增添了新动能。融入现代农业与观光创意等因子的一个个现代农业园蓬勃兴起,一家家上联科研院所、网通广阔市场、下接广大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东台农业汇入时代洪流,内化为推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市农业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到家,其中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28家、5家。建成全国种源中心3个、省级以上涉农科研平台23个,年引进应用“三新”技术60项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应用率达到95%以上,新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乡村农旅、农村电商、数字农业加快发展,打造出一条条精品农旅线路、一个个农村电商孵化基地、一批批智能园区、数字农场,东台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市、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和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市。

土地连片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广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农业更高效,为强村富民拓开了新路径。三年前的冬天,麦子长到筷子高的时候,在安丰镇丰西村流转土地搞家庭农场的几个外地人拔腿走了。农户的土地租金没了着落,田地也没人管了,怎么办?村两委会一班人统一意见,尝试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9名村干部分工合作,57位*员分片协助管理,第一个收获季节就取得了大丰收。通过村积累和上级奖补扶持,村里还建起了吨粮食低温仓库和日作业60吨的粮食烘干线,除去股东分红和生产经营成本,合作社年净收入和村集体积累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服务田地没人种和管的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即方便了农民,又为集体经济增添了一笔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财源,一举多得。

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东台创新启动强村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着力构建以市农投公司为龙头、镇农投公司为骨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肌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互补、财*金融扶持*策为支撑的强村富民机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了*策基础。目前,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达标,6个省定、33个市定经济薄弱村脱薄摘帽,脱贫攻坚目标全部达成,年底预计又有一大批村达到省定经济强村标准,东台强村富民工作成果日新月异。

(张一峰徐国庆/文刘进涛张捷/图)

◆来源:新华日报,东台时空综合

◆申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日报整版聚焦东台就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