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综合踏实和凌空
——关于晚报做好重大成就报道的哲学思考
龚立堂
在我国,晚报同日报一样,是*和*府的喉舌,是联系*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传播的快捷,受众欲知的增多,媒体生存的竞争,宣传报道本埠乃至全国的重大成就,既成为晚报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适合晚报与时俱进的特性,更为晚报的发展壮大赋予了新的生机。
近年来,在*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我们信阳晚报完成本埠乃至全国的重大成就报道60多项、多篇。从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做好重大成就的报道,在于拥有分析与综合、踏实和凌空的方法和境界。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踏实和凌空,是给读者认识的感性与理性。分析是在思想中(头脑中牍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思想中牍头脑中牍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二者既彼此相反又相互联系。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但只有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矛盾的总体,才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日新月异的重大成就中,筛选出适合自己媒体报道的题材。
正确引导读者,提高宣传质量,增强宣传效果,则需要踏实和凌空。踏实,是让读者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有所感知;凌空,是让读者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主体、内部联系有所认识。一言以蔽之,通过重大成就报道,引导读者对事物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可以熟练驾驭重大成就的报道,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分析与综合,踏实和凌空,要在重大成就报道中得到充分体现,则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晚报特色,认真选择,具体运用。
把握大与小———主题彰显时代特征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无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取得重大成就的单位和部门,有理由告知于众,获得应有的效应和效益。作为受众,大都想知道每时每刻身外、境外重大成就的价值、背景和过程,在获得新信息的同时,获得新的知识,产生精神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报纸,都不可能把客观世界的大小变化都反映到报纸上去传播。同理,我国的任何一家晚报,主要任务是结合当地实际宣传*的路线、方针、*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实践与心声。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策划、采写编排重大成就报道时“吃透两头”。信阳年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道路、广场、居民楼等建设成就,让人赞不绝口。年,信阳晚报特派两位记者跑遍全市8县两区,历时天,行程0公里,采写新闻稿件篇,共编发50期《迎接新世纪,呼唤城市化》专题报道,从现状篇、剖析篇、献策篇、发展篇等多角度对信阳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扫描,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尤其是撤地设市后各县区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成就,也使21世纪是城市化世纪的主题得到充分体现。
大的主题体现在小的事例上,需要分析不同事件的性质和作用,不能牵强附会。信阳是革命老区,在解放战争中,有30万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在建*80周年和*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信阳晚报又分别组织策划推出了《建*80周年》特刊和《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十六大特刊。在两个特刊中,不仅回顾了*的80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成就,而且充分利用老红*的回忆,让市民谈“变化就在我身边”,市长谈全市建设小康等等,使重大成就言之有物,说理有据。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整合小的事件反映大的主题,在于综合不同的题材,归纳出相同的主题,让重大成就报道彰显时代特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在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特征,及时总结宣传“三个代表”的实践成就,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这样的实践活动、重大成就,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日积月累。两年来,《信阳晚报》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到《“三个代表”在信阳》以及《学习“七一”讲话实践“三个代表”》等不同栏目,全景式跟踪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的情况,从学习、实践和效果三个层次,立体式反映了取得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把握大与小时要吃透“两头”:既不能对大的主题反应迟钝,也不能以偏概全;既不能视小而不为,也不能“抓芝麻丢西瓜”;既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唯我独尊。在选择主题时,要做到感知、情知、认知;在选择成就时,要做到及时、适时、顺时。
分清远与近———内容符合地方特点
“爱屋及乌”这句话,似乎更适合晚报。综观全国的晚报,大都以城市命名,因为报纸特别是晚报必须讲地方性。一方面,是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运用地方优势,发挥晚报组织、鼓舞、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晚报重视地方特点,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增大并提高报纸自身的影响和地位。
但是,都市有都市的豪华,边疆有边疆的粗犷,农村有农村的淳朴;大有大的丰硕,小有小的细腻,各地晚报之间也有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在此地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地方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即使是全国性的重大成就,适合本地需要的可以报道,不适合本地的也可以少报道或不报道;即使是不具备全国性的地方重大成就,也可作重头报道。这就得看读者的需要。如果重大成就离读者需求远,读者就会在情感上远离晚报。我们信阳晚报力争做到“心系读者,情注百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理论上远离读者的主题。
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周年之际,我们编发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周年年历》的重大成就报道,从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方面,介绍了我国兑现承诺的成绩,帮助群众解读。虽然看似远离读者的新闻,却让读者感到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远与近是相对的。任何一个地域性晚报,对于读者是近距离的,但是,相对外界的重大成就有哪些,如何取得,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哪些积极的作用,虽然距离读者较远,但却是读者欲知而未知的,及时将这些重大成就告知读者,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使人民群众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当地的建设中去。同理,及时做好地域重大成就的宣传报道,也是晚报应变、组织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毋庸置疑,本埠任何一项重大成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有时一项重大成就甚至要跨越世纪,或是由很多小的成绩汇集而成,由很多典型人物、很多突出事件组成,作为地方晚报,有条件发现和总结。年是我国“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抓住这样的时机,我们信阳晚报推出《回望信阳“九五”》和《解读信阳“十五”》大型专题报道,对信阳“九五”期间的*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成就进行了全面回顾,让读者从眼前的现实看到了远景的美好,不仅增强了信阳人民热爱信阳、建设信阳的自信心,更加激发了老区人民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壮志豪情。年,信阳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