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1
TUhjnbcbe - 2021/2/17 2:58:00
我要进群商务合作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吃上香喷喷的小米饭

3.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人们过着定居生活②进入原始农业时代③会制造陶器④种植水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淌流。”诗句描写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一次战争,其交战双方是()

A.*帝、蚩尤对炎帝B.*帝、炎帝对蚩尤C.蚩尤、炎帝对*帝D.*帝、大禹对炎帝

5.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

6.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

7.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半坡彩陶B.大汶口黑陶C.司母戊鼎D.毛公鼎

8.《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②诸侯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也不再向天子纳贡。③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治,取代周天子地位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9.《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楚庄王称霸 C.勾践称霸D.齐桓公称霸

10.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评价正确的是①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③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④不利于国家大统

一的历史趋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A.实行分封制B.统一度量衡C.建立县制D.改革户籍制度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C.根据*功授予爵位赏赐土地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西周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4.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5.教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C.仁者爱人D.为*以德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15分)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请赏析下面的文献资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是“在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古人类复原头像”据测定他就是生活在距今约70——0万年的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______(1分)图二是生活在距今约年南方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图三是生活在距今约年北方*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请判断这分别是过上原始农耕生活哪两种原始居民?(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哪些农作物的国家?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3分)

材料二:

(3)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制度的创新推动了国家制度逐步完善,由此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请在方框和括号内填上相关内容(分)

(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__________。(1分)

(5)史书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在世界水利史上有何地位?(3分)

材料三:为稳定周初的*治形势,巩固疆土,他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6)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3分)

17.(6分)学习历史贵在得法,要善于概括归纳知识点,及时做课堂学习笔记,留意课本上的图片,不断复习巩固,成功肯定离我们不远。

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约公元前年

阳城

______

约公元前年

______

盘庚迁殷

______

西周

公元前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厉王

周幽王

(1)上面是某同学在课堂学习当中系统总结的知识点,请你帮助他查缺补漏,先在表格内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知识点。(3分)

()夏、商、西周的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分)

(3)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1分)

①施仁*,方能得民心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8.(14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呈现出由分裂走向统一历史大趋势,也是动荡不定,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年代。但也是思想开放,名人辈出的时代。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由方伯(指诸侯)。

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材料三:《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分析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分)

()依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春秋争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分)

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3)材料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

(4)从土地*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分)?

(5)如果你是一个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内容最为不满(分)

材料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孔子是春秋晚期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他在*治上推崇什么理想?(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B

A

C

B

D

A

题号

11

1

13

14

15

答案

C

B

D

B

A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15分)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请赏析下面的文献资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北京人(1分)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分)

()稻、粟、黍(1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时石器的发展(分)

(3)尧、启(1分)禅让制(1分)

(4)司母戊鼎(1分)

(5)都江堰(1分)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分)

(6)分封制(1分)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贵族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或者“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逐步成为强盛的国家”也可得分。

17.(6分)学习历史贵在得法,要善于概括归纳知识点,及时做课堂学习笔记,留意课本上的图片,不断复习巩固,成功肯定离我们不远。

(1)汤、桀、纣(3分)

()夏、商、西周的末代君王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生活糜烂,赋税繁重,残害百姓。或概括为“夏、商、西周的末代君王的暴*”(分)

(3)C(1分)

18.(14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呈现出由分裂走向统一历史大趋势,也是动荡不定,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年代。但也是思想开放,名人辈出的时代。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或者(由于*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展开激烈争斗。)(分)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了局部统一。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分)

(3)战国时期(1分)

(4)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分)?

(5)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功,对有*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分)

(6)儒家(1分)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为*以德”等思想主张(分)在*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1)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3)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4)

七上历史《名校第一次摸底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1)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3)

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框架

往期资料分享

七八九年级上册*史数地第一次月考试卷汇总

八年上册历史问题式知识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表格知识提纲(1-1)

00年中考历史小论文猜押

0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5题0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二)部编版:八上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00中考历史必备的0张思维导图0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0题0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11道

7-9年级上册史数生课本习题答案、微课

干货:中考历史易错点背诵模板(1-5)

初中各科微课合辑00年中考历史热点:香港国安法00年中考历史预测:美国危机与种族歧视

00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大事和人物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默写清单(世界近现代史)

0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

0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1)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中考历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总结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00年中考历史书奇制胜速查秘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