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广州老字号传奇四百余年历史ldqu
TUhjnbcbe - 2021/2/10 19:22:00

广州老字号传奇

◆本篇原文内容出自丨《广州老字号(下册)》、《广州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广东医药工业杂志》、《广州市志》(第五卷上)》

◆本文由“广州老字号传奇编辑部”汇编整理,力臻还原老字号的真实历史。

◆指导单位: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

◆文章部分视频、图片丨源自网络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比同仁堂还要早69年

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比外国最早的制药企业德国默早68年

我国中药余年发展历史的“活化石”,绵延至今仍欣欣向荣

南有陈李济,北有同仁堂

年,拥有年历史的陈李济创下“全球最长寿制药厂”世界吉尼斯纪录,是世界上现存持续经营最悠久的制药企业,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唯一认证官吴晓红为陈李济颁奖

陈李济

作为广州土生土长的老字号企业,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简称“陈李济”)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成药制造企业之一,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年),迄今已跨越四个世纪,在祖国的医药宝典中,“陈李济”占有重要的一页。

陈李济”的起源

“陈李济”缘于广东南海县商人陈体全和李升佐两人合作经营,两人订立合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店名取陈李二姓,再突出一个“济”字,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陈李济创立后,广集古代固有成方、验方,悉心研究炮制技术,以精湛的工艺,制成各种疗效独特的古方正药

▲陈李济,“陈体全”、“李升佐”,取陈李二姓,再突出一个“济”字,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

据史料记载,清朝同治皇帝有一次患上风寒,腹痛吐泻,经御医推荐服用陈李济“追风苏合丸”,“药到病除,龙颜大悦”,逐敕赐“杏和堂”的封号,以资表彰。

▲钦定陈李济珍藏的百年陈皮为广东每年进奉慈禧太后的贡品。

▲民国初年颁布商标法,陈李济用“杏和堂”三字绘成盾型文字商标,申请注册,一直沿用至今。

同心济世,余年陈李济

创业初期

陈李济创业初期,只雇几名工人,前店后厂,手工生产,是典型的小作坊形式。后来由于产品声誉日高,产品除赴京展销外,还远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据史料记载,当时陈李济出品的“追风苏合丸”,在云南省怒江、西双版纳一带,一粒可售一个银元。

19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我国最早的外向型企业之一

19世纪20年代,随着华人出国谋生,陈李济的产品从此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国。

清咸丰六年()又在广州十三行开设一个批发所,作为产品输出、洋药原料输入的口岸贸易机构。

年,英法联*入侵广州,老铺不幸毁于炮火,逐将药店暂迁佛山。英法联*战事既平,即复厂广州,佛山为支店。

民国时期随着铁路、海运等交通方式的发展,陈李济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

▲陈李济创始人李升佐的后人李朗如先生为民族解放、国家复兴倾其一生。图为年,李朗如(右一)任孙中山(前排正中)秘书

年,“陈李济”在香港皇后大道中号开设香港支店。

年又在上海北四川路开设上海支店。抗战爆发后因不便经营,遂将上海支店职员改派往新加坡大马路再设分店。

年香港沦陷时,香港支店转往澳门新马路开设澳门支店。

年陈李济再回到上海,选址新昌路弄6号开设分行,主营陈李济品牌的“丸散膏丹”四种剂型的中成药品。

年,在香港支店转往澳门开设。当年又曾在马来西亚筹办分厂,到台湾筹设支店。因此,形成了一个跨省、跨国的店网。民国初年,陈李济成为我国最早的外向型企业之一。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陈李济——鼎盛时期

据《广州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所述:“陈李济(杏和堂)-年征税时,自报毫银60万元(当时是一笔大数字)。除参加成药行会外,还加入张大昌行(行会组织),这样可以减少环节,直接进货。但其售价,又因牌子老信誉好等原因,比同业的同类产品,卖高一些(年仍保持着优势)。以苏合丸、益母丸、宁神丸、宁坤丸较有名气,获利不菲,为他号所不及”。这段时间是陈李济鼎盛时期。

据《广州医药工业志》记载,20世纪初,广州的一些中医药老字号企业迅速壮大,并凭借实力和信誉向外发展。例如,当时的陈李济药厂已拥有员工多人,70多个产品。民国24年(年)即在上海开设分店时期,陈李济自报资本毫银60万元,大蜜丸年产量万颗,营业额约万元,净利20万元。生产有8个剂型,其中主要产品有:养心宁神丸、乌鸡丸(乌鸡白凤丸)、琥珀抱龙丸、追风苏合丸、附子理中丸、全鹿滋肾丸、温病紫雪丹、八宝红灵丹、天王补心丹、救济通关散、万应如意油、参茸卫生酒、万应午时茶、太乙紫金锭等。

当时,广州陈李济杏和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为我国历史最悠久、声明最显著的中成药店,在行业中鼎足而立;而广州陈李济比北京同仁堂创建还早了69年。

广州解放初期

据《广州市志》卷五上《第一章中成药制造业》记载,建国初期,广州陈李济药厂的资金、管理核心和技术骨干流到香港分厂,使总厂的运转停顿,幸得*府扶持,工会组织生产自救,方得扭转。公私合营时期,以陈李济为主厂,先后并入神农、万春园、伟氏、冯致昌、何弘仁、燮和堂、橘香斋等7家药厂,以及一家甘泉药社、两间大生、合记蜡店,组成“广州陈李济联合制药厂”,促进了该厂生产的发展。

经历风波成为国家重点中药厂

年9月,经广州市经委批准恢复“广州陈李济药厂”厂名、“杏和堂”商标。同年,陈李济药厂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中药厂。

古方正药,金字招牌

四百多年来,陈李济几经沧桑,兴衰交替,但其声誉却依然存在,以其悠久的制药传统、独特的生产工艺而成为中华医药宝库中一颗闪闪生辉的明珠。

该厂一贯秉承传统炮制工艺,选料上乘,配方严谨,且奉行“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的制药宗旨。细究“选料上乘”,其特点是:应用中药阴枝的就不用阳枝,应用根茎的绝不用其叶。严格遵循药材的炮制加工规范。

从陈李济保存的一副百年楹联——“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可见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使各项药品都具有显著的疗效。

如炮制鹿茸末,必须选用东北枝茸,规定“燎去茸毛,用尖刀刮清,开片后再用酒炖使用”。这是因为茸毛会引起人体咳嗽,所以须刮清;生茸服后会拉肚子,因此要开片炖透。

经过一系列独特的加工炮制才入药,使药物能发挥最佳效力。清末民初,便生产有膏、丹、丸、散、茶、油、锭8个剂型,主要产品有琥珀抱龙丸、追风苏合丸、附桂理中丸、全鹿丸、天王补心丹等。

首创蜡壳药丸

其中以首创的各种蜡壳药丸声誉最高。

据中国药材公司科研处高级工程师朱晟的研究考证:当今医学昌明,药品浩如烟海,更新换代日趋频繁,唯独我国特产的蜡壳药丸历销不衰。这种剂型起源于清朝初期,创造者为广州陈李济药厂。

年,联合国世界科教文组织曾委托北京中医学院和北京科教制片厂,选择陈李济药厂的蜡壳丸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片向全世界作报导。

蜡壳药丸的生产工艺颇为独特,其蜡壳是蜂蜡与木蜡混合铸成的,然后将药丸裹在其中,再用蜡密封,这样可久存而不变质。由于大多数中药材含糖、淀粉、挥发油等成份,极易吸潮、霉变或惹虫蛀,用蜡壳包裹后,尤胜罐头包装,可谓万无一失,据说有保留几十年而不变质的蜡壳药丸,就是这种古老剂型历尽沧桑而不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考证,蜡壳药丸的出现,与保存一种叫苏合香的中药有直接联系。由于苏合香容易挥发,为保存药效,陈李济先辈发明了用蜡壳包裹。

此外,蜡壳药丸的出现还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首先是有资本雄厚的药铺和较高技术的制药人员,才有能力研制蜂蜡与木蜡混合后,既不软,也不硬的蜡壳。这个条件,在四百年前颇具规模的广州陈李济药铺就具备了。

同时,由于广东香药多,气候湿热,又是进出口贸易要地,外因的条件也促成了它的问世。据很多历史材料记载,蜡壳药丸起源于陈李济,这是无疑的。

后来,北京、杭州等制药中心也相继使用,先是限于少数贵重丸剂,如回生丹、黎洞丸、十全丸、安宫牛*丸等,后来发展到普通药丸也用蜡壳包裹。这种蜡壳包装,至今仍然被中成药广泛应用。

▲陈李济蜡丸,清朝初年,“陈李济”的蜡丸已名闻遐迩,成为“广药”的代名词。

▲年陈李济实行公私合营,当时陈李济“掌门人”李朗如每年都要拿一两陈李济“镇店之宝”——“百年陈皮”送给宋庆龄和何香凝。图为宋庆龄(左)何香凝(右)

四个世纪以来,陈李济产品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兼纳名医名方,不遗余力推陈出新。

热销—壮腰健肾丸

如产量最大的壮腰健肾丸,就是在充分发掘地产药材资源和民间验方的基础上,于年由该厂科技人员根据一名老中医设计而研制成功的。

为了充分保留药材中具有镇痛效能的芳香油类,他们采用皮肉分离的制作方法,“肉”用水熬制浓缩,“皮”用粉碎方法去掉纤维,提高了药丸的滑度,使该产品精益求精。此药不但疗效显著,而且无*性副作用。

经过不断改进,壮腰健肾丸成为一种继承传统而又优于传统的名牌产品,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年从*石河子传来讯息,发现它有新的疗效,对治疗当地流行的氟中*有神奇的作用,从而拓展了壮腰健肾丸的药用新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陈李济药厂励精图治,面貌日新,引进现化代设备广泛用于生产、科研和管理,生产飞速发展。

随着厂房设备改革的同步进行,陈李济药厂在发扬古方正药,巩固老产品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剂型、新品种,先后研究出肠胃分溶的“补脾益肠丸”新工艺及“血宝肠溶胶囊”、“附桂理中丸”小丸等一批新剂型。同时,还新推出了“舒筋健腰丸”和根据各老中医祖传秘方研制成功的“咳喘顺丸”,开发了“喉疾灵胶囊”和“康尔心胶囊”等新产品,结束了传统单一剂型的局面,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科研型转变。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夕,当人们还在猜测我国有哪些强手名将参加这次盛会的角逐时,《羊城晚报》头版登出了一则消息——《“喉疾灵”也去巴塞罗那》,这是陈李济以新的姿态把自己的形象和产品推向那和平、友谊的盛会。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陈李济又把眼光投向了国际舞台,利用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广州举办的时机,向新闻界委员会赠送了一批喉疾灵,以解中外记者奔波劳碌、虚火上升、咽喉肿痛之苦。美国记者丹尼尔服后痛症大减,连称“Verygood”。这种新药药效随着比赛喜讯,通过电波飞向世界。

中华老字号之称,

推崇精神文化建设。

如今陈李济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进入全国五百家最佳经济效益的企业行列。

▲年:获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称号

现在陈李济有7个产品分别荣获国家、广东省、广州市优质产品称号,其主要品种有:中国名牌产品、国家银质奖壮腰健肾丸,中国名牌产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喉疾灵胶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广州市名牌产品、国家中医药局优质产品补脾益肠丸,广州市名产品、省优质奖乌鸡白凤丸,省优质产品血宝、参茸白凤丸、传统产品驱风苏合丸、石斛夜光丸、全鹿丸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海内外享有“四百余年,古方正药”的盛誉。

陈李济药厂业务蒸蒸日上,声名在外,不断受到国家和广东省、广州市领导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誉和厚爱。

薄一波、霍英东、马万祺、彭冲、朱学范、王首道、程思远、叶选平等分别为该厂题词。法国、斯里兰卡、美国、印度、波兰、匈牙利、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医药界人士也慕名先后组团到该厂参观、考察、交流。

▲年周年厂庆,广州陈李济药厂欢迎霍英东

▲霍英东为表示对陈李济的支持

广州陈李济药厂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尤其致力于建设具有陈李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社会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杨殷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在年至年间在陈李济药厂组织工会,发动工人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以陈李济药厂作为革命工作根据点,开展爱国救亡运动。为了把革命传统发扬光大,陈李济发掘、整理出杨殷烈士的光辉事迹,并编绘成连环画册,作为厂史教材,激励全厂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当年,陈李济还邀请“红一连”介绍光荣事迹;到罗浮山与“*草岭英雄连”举行夏令营活动;组织海上*体夏令营;与广东武警总队海警支队联欢等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和拥*爱民活动。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该厂不遗余力。

多年来,陈李济举办了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和老年人书画大赛,支持和赞助了广东老中医梁剑波从医50周年庆祝活动、黎雄才艺术馆揭幕仪式、《黎雄才梁世雄访日画册》首发式、黎雄才从艺80周年、岭南画派艺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力作《游园惊梦》、广州市*协书画雅集等活动,受到了医学界、文艺界的赞扬。

正因该厂广泛结交文艺界前辈和朋友,所以该厂珍藏我国书画界名人的墨宝数量甚丰,计有吴作人、邵宇、娄师白、齐良迟、许麟卢、周怀民、董寿平、溥杰、何海霞等人的佳作近幅,名家荟萃,珠玉纷呈。

陈李济药厂对体育事业更是鼎力支持。

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我国天津市举行,陈李济药厂与中国乒协、人民日报体育部、南方日报体育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世乒赛宣传日暨乒乓球擂台赛”为中国乒乓球队打气。在这次活动中,陈李济药厂还向中国乒乓球队赠送了5万元营养金及该厂生产的喉科良药“喉疾灵”。

赛事结束后,陈李济药厂又在天津与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多家报纸举办了“全国日报世乒赛好新闻评奖”活动。国家体委有关负责人、天津市委副书记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一致赞扬了陈李济对这次活动所作出的贡献。

名人佳话(摘自橘香斋陈皮)

年,香港影星曾志伟、薛家燕联袂为广东老字号陈李济作代言,以自身信誉打动消费者。

▲薛家燕(左)曾志伟(右)

年,陈李济以其悠久的历史,翔实的书籍、证书,珍贵的企业历史档案资料和专家证人,以及传承年同心济世的企业文化等获得了英国伦敦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认证负责人AndreaBanfi女士和中国唯一认证官吴晓红女士的一致认可,成功认证为“全球最长寿制药厂”。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唯一认证官吴晓红为陈李济颁奖

年1月,著名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希灿到访陈李济公司,对陈李济不畏余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行为深表赞许。

年1月,“一氧化氮之父”、“伟哥之父”、广医研究总院院长穆拉德莅临广药陈李济参观指导。穆拉德对陈李济博物馆展厅里生动的场景还原充满兴趣,还表示希望能够为陈李济传统中药上升新台阶帮得上忙。

年5月,世界知名企业“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郭敬贤(GregoryCATTIN)、大中华区副总裁石朋海(BernhardSTEFAN)及几位公司骨干一行到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参观交流,并一同学习陈李济百年陈皮文化。

年9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博士为陈李济百年陈皮点赞。

▲乔治·斯穆特(左一)

年11月,国医大师邓铁涛为华诞题词,并非常认同周年庆典上正式启动的“百年陈皮”大健康产业。

▲国药大师邓铁涛

来自百度百科的评价

陈李济中华老字号

这是一家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

比同仁堂还要早69年

这是一家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

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

比外国最早的制药企业德国默克还要早68年

这是一块见证

我国中药余年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绵延至今仍欣欣向荣

这是一家充分体现

粤商务实灵活经营风格的百年老号

几百年来的为商之道

堪比当今世界最现代的营销思想

-End-

指导单位: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

文章整理/采编:Jacky梁、言悦、小婷、小李

《广州老字号传奇》主编:广州老字号传奇编辑部

《广州老字号传奇》约稿:8801322

本文出处

本文选自文献《广州老字号》下册

版权归此文献所有

由广州老字号传奇编辑部整理

《广州老字号》下册

广州文史第五十八辑

合者编:

广州市*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年7月

想看更多精彩故事?

立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老字号传奇四百余年历史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