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11日开工奠基。两年多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将向公众呈现最早中国都城的历史风貌。
据介绍,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目占地亩,建设规模3.1万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计划于年10月建成,届时将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规划占地亩的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与博物馆同步建设,将对宫城城墙、宫殿建筑基址群、“井”字形道路、铸铜作坊遗址、绿松石作坊遗址、祭祀遗址等进行保护展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奠基仪式上讲话时指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和考古公园的建设,是让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书写夏朝历史的文献“活起来”的典型项目,有利于让公众更好地认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
二里头遗址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考古发掘半个多世纪以来,其都城面貌不断揭示。
二里头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发现中国最早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最早“紫禁城”——宫城、中国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中国最早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并首次在宫殿区发现成组贵族墓及随葬其中的绿松石龙形器。用于祭祀与宫廷礼仪的青铜酒器、乐器、武器、玉器的出土,昭示着早期王朝的礼制传统。
“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在这里,我们已初步探明了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勾画出公元前年至前年二里头都邑繁盛时的大概样貌。”
(文章来源: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每一位游客都应该是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同时也应该是文明旅游的传播和推动者。可是前些日子在济南趵突泉景区里面,就发生了很不文明的一幕,五名大妈摆出统一造型,另一人则负责拍照,记录下了她们向泉中喷水的瞬间。这一幕恰好让济南市民丁先生拍了下来。
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的现象,景区方面并没有执法处罚权,只能劝阻。
其实啊,出门旅行,咱们应该带上智商和爱心,将文明旅游、绿色出行铭记于心才是,尽量别出类似的洋相,您说是吧?
好了,言归正传。
在每年的正月前后,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都会汇聚胡集,说书会友、弹唱献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热闹吧!
年年古书香,岁岁琴韵生。每年的正月前后,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都会汇聚胡集,说书会友、弹唱献艺,对于我这种喜欢热闹的人来说,到时候是一定不会错过的,先来了解一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热闹吧。
胡集镇,位于山东省的惠民县,是中国民间曲艺艺术之乡。中国有两大源远流长的盛大书会,那就是马街书会与胡集书会,而这里,就是胡集书会的发源地。
胡集书会,是一场扎根于我国民间的曲艺集市盛会,也是一个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的大舞台,这场盛会,已经走过了八百多个春秋,兴盛时期,来胡集书会的艺人可多达四五百档,而听书的群众一度达到数万人。
每年的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就是胡集书会的正节。八百年来,一代一代的艺人们,都会踩着同一个时间点,从四面八方奔赴胡集,参加这场一年一度的民间曲艺盛会。
西河大鼓、渤海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渔鼓书等,各路艺人纷纷摆摊设场,登台献艺,一副曲山艺海的画卷在胡集书会徐徐展开。
八方鼓琴响,万人听书忙。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显神通、鼓弦争鸣。
说学逗唱、水乳交融。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体验到传统集市所带来的热闹景象,而且还能深刻的感受一下传统曲艺带来的魅力。
怎么样,这样的一场热闹是不是值得一凑呢?今年的胡集书会又快要到来了,往年没赶上的朋友们可千万别再错过咯。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了。扫描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