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
“期刊强国”百科将陆续整理和收录关于期刊学和相关学科的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及专业知识,为全国期刊业界和学界同仁工作和研究服务。
01
中国历史上“消息”一词的最早记载
中国历史上的“消息”一词,始见于《易经》。《易经》的“丰”卦这样写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不过,其中“消息”的含义,与现代所说的“消息”相差甚远。
02
中国历史上“宣传”一词的最早出现
中国历史上“宣传”一词,最早出现于《魏略·李孚传》:“孚言:今城中强弱相陵,心皆不定,以为宜令新降为内所识信者宣传明教。”
“宣传”一词由“宣”与“传”两个近义词并列组合而成。甲骨文中有“宣”字,《说文》解为“天子宣室”,而后有宣扬、表达、传达等义,也指帝王诏书。
“宣”还有居高临下的意思,表示君主对臣下,指挥者对服从者,教育者对被教育者。
“宣”字最先出现于周朝的金文,古字为“傳”,说文与“遽”互解,意为车马,原为名词,后作动词,有递送、传扬、传授等意义,与“宣”的意义颇为相近。
东汉末年,“宣传”两字始见合用。除见于《魏略》一书外,还见于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蜀书·彭羕传》有“先主亦以为奇,数令亲宣传*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的记载。此处的“宣传”一词,指的是上级将领对部下的(*事)指导。
在中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宣传”一词频繁见于报纸、期刊,开始为民众所掌握。
现代意义的“宣传”,指的是个人或团体借助各种媒介有目的地传播某种事理以影响他人的思想行为的社会活动。
03
中国历史上“舆论”一词的最早记录
中国关于“舆论”一词的最早记录,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在古代“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舆人”则是指推车的人或抬轿的人,在后来的语义演化中,“舆人”逐渐成为“众人”。
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舆论”作为一个词组,始见于《三国志》,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或索定怀抱,或得之舆论。”
其中“舆论”,指的是公众的意见或看法,与现代意义的“舆论”在概念上有较大区别。
04
中国历史上“采访”一词的最早记载
据考证,中国历史上“采访”一词,最早出自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
采、访二字原是各自独立成词的。“采”为象形字,“捋取”之意,其原本摘取的对象只是果物一类的物质产品,如“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诗经》)。
后来,其采的对象扩大,包括诗歌、意见等精神产品。远在周朝,就有采诗官到民间采集歌谣。
《说文》有“汎谋曰访”,《尚书·洪范》有“王访于箕子”之句,可见“访”的本义为咨询。后来也有查访、探寻的意思,与“采”的意义相近。
二者的结合首见于《搜神记·序》,序中有云:“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在这里,“采访”的意义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体相同。
05
中国历史上“编辑”一词的最早出现
中国历史上“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初唐人李延寿所编写的《南史·刘苞传》。该传写到,刘苞少年时好学,“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箧盈满。”
在此之前,“编”和“辑”是各自独立的。“编”是“次简”,原指用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后来,“编”的意义逐渐扩大,指代整本书。
如唐代卢照邻《越复杂诗序》:“访遗编于四海”。“编”也引申为“顺次排列”之义,《春秋·谷粱传》所谓的“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即此意。
“辑”的本义是“车舆”,而后有整修、收敛等义,其引申义也同“集”,亦即搜集、辑录。如《汉书·艺文志》:“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编”“辑”虽各自独立成词,但都跟书籍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后来合二而一组成“编辑”一词。
《南史·刘苞传》所说的“编辑”,是指对于抄本的补充和校正,也有整理的意思。后来,雕版印刷术发行,有了出版事业。
宋雍熙三年(公元年),“翰林学士宋白上《文苑英华》……遂令编辑,上取菁华”。这里所说的编辑,才与现代新闻出版工作中的编辑具有相同含义。
06
中国历史上“新闻”一词的最早记录
后晋刘昫等编撰的《旧唐书·孙处玄传》有“孙处玄,长安中征为左拾遗。颇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一语,这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新闻”二字的最早记录。
晚唐段成式、尉迟枢以“新闻”为名,撰成《锦里新闻》《南楚新闻》二书;李咸用以“新闻”诗,写下“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句明”“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等诗句,可见唐代,“新闻”出现了不止一次,且为宋以后各朝代沿用发展。
07
中国历史上“记者”一词的最早记载
“记者”一词,最早见于年3月出版的《清议报》第七、八期刊出的《时事十大新闻汇记》一文,其中多处使用了“记者”一词。《清议报》由梁启超主办,创刊于日本横滨。
08
中国历史上“出版”一词的最早记载
“出版”一词,首见于东晋《华阳国志》卷第十一《后贤志》的《王长文传》。
“王长文,字德隽……刺史淮南胡罴辟从事祭酒,卧在治。罴出版举秀才,长文阳发狂疾,步担走出门。”此段的“版”同“榜”,“出版”即“出榜”,张贴榜文之义。
在这里,“出版”虽然和现代意义有一定差距,但从新闻宣传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出版”书面记载更接近现代用法的是宋代关于《隋书》的一篇跋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天圣二年五月十一日,上御药供奉蓝元用奉传圣旨,赍禁中《隋书》一部付崇文院。
至六月五日,眣差官校勘,仍内出版式雕造。
摘自:《中国新闻学之最》《编辑之友》,略有精简。
(本文转载自“期刊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