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历史看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贸法至元
TUhjnbcbe - 2021/1/31 19:02:00

我国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制度始自唐代,经宋不断发展。元灭宋后,沿袭宋制,在东南沿海主要港口继续设立市舶机构,并于至元十四年(年)令大食裔蒲寿庚等人招揽各国商贾前来泉州经商贸易,从而使泉州出现了“所有印度船舶运载的香料及其他贵重货物咸集”(马可波罗语)的繁荣景象。

13-1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为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内舶商的申请,核发出海贸易凭证;对准许出海的船舶,查验有无夹带的金、银、武器、人口等违禁物品;船舶回港后,派人封存货物并将其监管入库,以防走私。同时,按品目,将货物区分抽税,在缴纳税款后,再将货物发还舶商自行出售。

除了华商,对于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市舶司也采取类似的管理办法,因此,市舶司税收颇多,在元*府财*中占据重要地位。

至元《市舶则法》原件现藏上海图书馆

随着贸易监管的扩大和税收的丰厚,沿用宋制的市舶制度弊端逐渐凸显。因此,至元三十年(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总结以往海外贸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宋朝《市舶条法》,制定颁布了《市舶则法》二十二条。《市舶则法》原名《整治市舶四勾当》,又称《市舶抽分杂禁》,全文录于《元典章·户部·市舶》篇内。这部法规主要是对市舶司的职责范围、舶商出海手续、检查办法、抽分抽税比例、禁止出口的货物种类、外船、外商来元的处置办法等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

至元《市舶则法》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方面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在*府加强对海外贸易控制、增加财*收入上发挥了现代外贸法的作用。

往期回顾:

历史看点

执掌晚清中国海关48年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

历史看点

红其拉甫海关精神

历史看点

“古道国门”——西宁海关

历史看点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海关”称谓

历史看点

我国古代关隘起源的见证——汉函谷关“关”字瓦当

历史看点

我国第一位在史籍上留下姓名的“关长”——尹喜

历史看点

中国现存最早的通关凭证——鄂君启节

历史看点

我国现存最早的通关管理法规——《津关令》

历史看点

守护远古的生命打击化石走私

历史看点

景德镇与九江关的渊源

历史看点

我国实物税向货币税演变的见证:西班牙本洋

历史看点

见证我国古代对外贸易辉煌的粤海关十两银锭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邮包

邮包查询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协调制度

协调制度入门

FTA

外贸数据

通关无纸化

新《海关稽查条例》

联合激励

年报

安智贸

供稿:中国海关博物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看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贸法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