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合影▲
时代背景洋务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年辛酉*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其中,选派留学生就是这项运动中重要的成果之一。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
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湘淮集团
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倡议者容闳容闳,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同治七年(年),向清*府提出以选派幼童出洋留学为重点的四项条陈。同治九年(年),在容闳的反复劝说下,曾国藩终于表示愿意向朝廷奏请派留学生。获得朝廷的批准,同治十年(年)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由陈兰彬任出洋局委员、容闳为副委员。幼童在该学堂学习一年中文、英文,考试合格再赴美留学。陈兰彬负责留学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容闳则负责孩子们在美国的教育。容闳密锣紧鼓,为挑选留学生而奔走。当时人们对漂洋过海,心怀恐惧,尤其是幼童父母要签具“甘结书”,承诺“兹有子***情愿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看起来与“卖身契”无异,千金之子,谁肯轻试?报名者寥寥无几。容闳在上海张罗了半天,竟招不足名额,只好南下回自己家乡广东和香港招生。经容闳四处奔波才招满第一批30人。次年夏,30人考试合格,于8月11日从上海出发。年6月12日,第二批幼童出发(还有7名自费生同行);年9月19日,第三批幼童出发;年10月14日,第四批幼童出发(还有3名自费生同行)。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容闳(年-年)▲
原名光照,谱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
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
远涉重洋文化冲突这批幼童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脑后的长辫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学习西方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反而对个人权力、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十分迷恋。他们与美国的女孩子暗暗约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所有这些新变化都被清*府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一场围绕留美幼童的中西文化冲突不可避免。部分幼童剪掉了长辫▲
上左起:梁敦彦、容尚谦、史锦庸
中左起:吴仰曾、康赓龄、曹家祥
下左起:潘斯炽、周寿臣、*耀昌
美梦难圆中途招回年,针对之前清廷颁布“幼童出洋,原期制造轮船精坚合式,成就人材,以裨实用。若如所奏种种弊端,尚复成何事体”的上谕,陈兰彬建议撤回留美幼童:“……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局裁撤……”最终,留美幼童们被迫回国。同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和谭耀勋抗拒召回,留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学业。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这样,名留美幼童,除先期因不守纪律被遣返的9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国。耶鲁大学的朴德(Porto)校长联合一批美国友人致信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有理有据地指明了撤回留学生的错误,并要求改正。但清*府从*治着眼,还是将幼童撤回来了。这群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学生回国后即遭到社会的谴责,当时的《申报》写到: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年,留美幼童最后一次聚会▲
贡献西学东渐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界、*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除此之外,沿海地区的人民由于出洋谋生也将子弟带到国外求学形成了民间留学的群体。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也是其中之一。
年,孙中山于美国檀香山创建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著名留美幼童詹天佑▲
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吴仰曾▲
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
蔡绍基▲
北洋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曾任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
唐国安▲
清末民初的外交家、教育家
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创始人、第一任校长
唐绍仪▲
清末民初*治活动家、外交家
民国时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
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校长
梁敦彦▲
清末交通总长、欧美同学会创始人之一
以上部分文章或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