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1/21 5:14:00
发现报名是个有趣而值得研究的东西。年创办的《循环日报》,是最早的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以循环命名,汇中外于一纸,表明其把当时封闭的中国放到全球范围去的决心。年,我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跨越年,如此气魄和远见令人钦佩,因此在新闻学界,创办人王韬也被称作“有前瞻意识的世界性报人”。但今天不介绍《循环日报》,而是谈另一份报纸。中国日报,也许有些人比较陌生,虽说是以“中国”两字命名,其却是一份英文报纸。作为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年的中国日报,是国内外屈指可数的中国英文媒体,也是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简单来说,这是一份承担为国外人士看中国提供窗口的报纸。也许在国内看似并不出名,甚至很多老师乐于把其作为学习英语的平台推荐给学生,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中国日报》其实不是第一份以此为报名的报纸。年1月,香港,孙中山命陈少白创办了《中国日报》,其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之义,“以鼓吹革命”。直到年8月,《中国日报》被*阀龙济光查封。时隔68年,《中国日报》重新登上历史舞台。不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他带有中国两字的报纸,《中国日报》并没有成为中央*报之一,而是成了一份国家英文报纸。这背后也许有其他缘由,以下只是笔者一家之言。一、实际上,辛亥革命后《中国日报》社址就迁往广州,自此成为国民*的宣传机关。正是因为曾经作为国民**报,高层在选取时肯定会有所考虑。虽然中国两字具有代表性,但如果继续用来做共产**报,难免会引起争议。二、三四十年代,以《人民日报》为主的一大批中央报纸开始崛起。一方面当时国内形势仍处于两*竞争,两*虽然都在创报建刊,但都巧合的避开了《中国日报》。与其说巧合,不如说是达成了默契。可以参考西方媒体,西方*体大多为多*竞争,报纸自然都是有所站队。例如报业发达的美国,就不会出现美国日报类似名字的报纸。三、年《中国日报》创办,当时国内形势正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中国日报》号称“中国革命提倡者之元祖”。当西方铁马列强纷至沓来,在我国土地上四处蹂躏,《中国日报》第一个站出来,向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而到年,我国步入改革开放,向世界主动打开国门。《中国日报》在这时树立起来,就是将其重新定义,告诉世界,中国再也不是从前的中国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