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议题已成为国际城市规划学界的一个前沿领域,相关研究内容包括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行为和健康的影响、城市化对公共健康和城市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健康城市规划和评估、城市空间形态对汽车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等方面。在实践领域,美国城市规划协会(APA)与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联合成立了“规划与社区健康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如何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响应公共健康的需求,并已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课题。在教育界,以哈佛大学为首的一批规划院校其实早在二战后就开始反思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美国规划院校在培养具有公共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方面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物质空间环境急剧改变,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根据国家卫计委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25.2%)、糖尿病患病率(9.7%)较高,超重、肥胖问题凸显,慢性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研究表明,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和塑造健康场所方面至关重要,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城市规划学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