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佳节。通常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叫元宵,是因为他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中国传统中,月亮有着很多的寓意,所以这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有其独到的纪念意义。
在莆田,闹元宵的习俗既符合中国传统团圆的寓意,又有别于这个中国的传统习俗。据考证,莆田的传统元宵习俗,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从明朝嘉靖年间,抗倭时候的一种纪念和*队仪式。
赏灯,是元宵佳节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各式各样的灯笼,都以红色作为主要基调,既是过年红红火火氛围的延续,也是中国人对这种颜色独到的情有独钟。
对火的崇拜和敬仰,使得火在莆田元宵节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火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武力辅助。
寺庙的由来实际上也是由战争而来。古代人为了纪念那些在战争中立过战功而死去的人们,就为他们塑身、立像,予以纪念。这个习俗在莆田尤其突出,如:戚公祠,就是纪念民族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而元宵时候,很多村落抬出来的菩萨,都叫"都统"。"都统"其实是一个官衔,他不是人名。由于文化的局限,很多的历史只能靠心口相传,于是就忘记了姓名,只记住他的官衔。
如果去追根朔源,这些供奉在寺庙里的菩萨们,除了常规佛教的菩萨外。多数的由来都在明朝以后,也就是莆田历史上遭受的最严重倭寇犯境。
莆田的元宵习俗,有别于其他地方,就因为他是冷兵器时代的一种仪式。或者是战争场面的重现,或者是阵前的示威。
细品元宵队伍中的威风锣鼓,他的节奏跟现在喊队列的1–2–1,或者战争片中练习拼刺刀的"1–2–杀"的节奏是一样的。是一种行为的节奏鼓点,节奏加快的时候,也是给战士们鼓舞的呐喊。
跳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他展示的是战士簇拥着将领,冲过火堆,越过种种阻拦冲刺的景象。
冲花、打铁球等技艺,更是为了在阵前展示我是一副金刚铁骨,刀枪不入的强壮体质。是一种武力示威,是冷兵器战争年代,向敌人施加压力的有效手段。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发达的年代,冷兵器战争也早已离我们远去。
我们过元宵节,是在传承历史,继承传统,是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平年代的元宵佳节,我们共同祈愿:福常在,吉相随。
如果你对莆田元宵的来源典故有更多的了解或补充,欢迎下方补充评论!
责任编辑:萍安
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十里长街拜妈祖,湄洲妈祖金身巡安佈福!
曾经一场空前绝后的书法展!!
莆田元宵当“福首”,必须是男性才能接“福”!
广告招商热线
--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