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位从遥远的西方来到中国,并且剃度出家的外国和尚。
然而这个洋和尚的身份并不简单,念的也不是好经,我们细细道来。
照空和尚
照空和尚年5月的一天,汉口的一个风月场所。一个剃着光头的洋人和一位唤作王老板的中国常客,照例来到一处柳巷之中。
他们叫来一个20岁左右的歌女,此女举止优雅,谈吐不俗。那王老板一如既往的轻狂放浪,动手动脚,被洋和尚出言劝止。歌女出于感激,邀他次日去芳闺一叙。
洋和尚次日如约而至,还未进门就听见门内传来的钢琴声,洋和尚心想:“不出所料,‘弹琴的孩子不会太坏’,她果然不是那种人”。
来到屋内,见那歌女的梳妆台上竟然放着一本英文版的狄更斯小说,便试探着用英文和她对话。歌女果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对着洋和尚痛说家史,原来她是满族人,辛亥革命时,父兄皆亡,于是流落沪上,迫于生计,才在这柳巷之中谋生……
洋和尚细听之下,这其中曲折之处还有自己相熟之人,出于慈悲,从中斡旋,终使此歌女脱离风月之地。
这个洋和尚就是照空和尚,一名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人,也是第一位在中国剃度出家的西方人。
好和尚?坏和尚?假和尚1922年底,匈牙利人Trebitsch-Lincoln(中文:特雷比奇·林肯,以下简称特雷比奇)从美国来到中国。
青年特雷比奇
特雷比奇并不是一来到中国就立即当了和尚,刚来中国时他甚至一句中文都不会讲。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战乱纷纷,*阀割据,没什么文化的大*阀迷信洋人顾问,都想通过他们的外国顾问,获得外国外交上的支持、以及资金和先进的武器装备。
特雷比奇洞悉一切,凭借其外国人的身份很快就和四川*阀杨森一拍即合,帮助杨森在当地推行西化。接着他又把这些当成跳板,勾搭上了直系大*阀吴佩孚,在其手下当了两年顾问。
特雷比奇
然而好景不长,北伐之后,国民*掌握了权力,在聘用顾问这一问题上,国民*要比*阀们精明很多,特雷比奇失去了市场。
或许是出于失意和不得志,特雷比奇开始在南京的一座寺庙里做起了和尚,期间又前往中亚一次,在那里参加了一场煽动推翻英国的独立运动。其后辗转欧洲和美国,在纽约期间,他大肆夸大其在中国的冒险经历,把这段经历美化成一段传奇,从而赚取了一大笔钱。
年8月特雷比奇从美国返回中国,并结识了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年才圆寂的一代名僧巨赞。
巨赞法师
1931年5月,特雷比奇在南京附近的宝华山受戒,在头上点了两排十二个戒疤,正式成为一名僧人,并取法号“照空”。
作为民国时期第一位在华出家的西方人,特雷比奇再次引发了大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