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高楼
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即时处理,即时纠正,不要积累起来算总账,以免*员干部的错误愈弄愈大,积重难返,最后把*治生命也葬送了。
这是朱德元帅66年前说的。
*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这“四种形态”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
这是王岐山年福建调研提出的执纪“四种形态”。
眼尖的小伙伴肯定看出来了,两位*的高级领导人对从严治*有着共同的清晰认识。事实上,两人确有一个共同身份。朱老总是第一任中纪委书记,岐山同志是现任中纪委书记。
昨日,中央以极高规格纪念朱德诞辰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朱德同志为*的纪律检查工作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
正因为这句话和中纪委今日密集的报道,让大家对朱德这位开国元勋的“重要身份”有了全新的认识。
所谓“奠基性工作”,简而言之就是立规矩,给后来人树榜样。长安街知事APP查阅*史文献发现,如今中纪委的很多工作方法、原则,都是朱老总当年立下的。
当年为了加强监督,朱德要求纪委处理问题后,随时总结经验,在*刊或报纸上公布出来。他说:“有些人受了处分,只要不公布出来,那他还是满不在乎的,还是不容易改正错误的。如果我们把它公开出来,在报上一登,到处都传遍了,他的错误行为再也隐蔽不起来了。”为了落实此事,朱德在多个场合不厌其烦地讲了又讲,还写信向毛泽东做汇报。正在此时,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案件。
年,中央收到来自武汉的一封匿名检举信,检举市卫生局副局长宋瑛工作失职。宋瑛医院工作人员纪凯夫写的,于是蓄意打击报复。他在武汉副市长周季方的支持下,污蔑纪凯夫盗窃,甚至说他是“特务”,将他逮捕,长期拘押逼供。地方纪委对此多次提出意见,连《人民日报》都公开批评,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朱德得知后,直接过问了此事,要求地方纪委成立联合调查组,弄清真相,他还给毛泽东写信报告案情。在他的努力下,纪凯夫重获自由,宋瑛、周季方被判入狱,武汉市的领导班子也被追责:市委书记降为副书记、副书记直接免职,市委、市*府*组被改组。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并发表社论。从此,公开发布干部违纪案例的规矩确定了下来。
朱德任中纪委书记时,纪委刚刚成立,职权有限,人员不足,因此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能力有限。朱德遂向毛泽东建议:第一,地方*委应对纪检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第二,健全办事机构,充实专职干部;第三,各级纪委与当时的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分工合作,互相辅助。
毛泽东很重视这些建议,很快批示同意并付诸实行。此后,纪委开始与监察部门合署办公、分工合作,形成监督合力,一直到今天。最近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