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
第6期
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
——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
于良芝王俊丽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产生。随后,美国图书馆界率先将书目指导业务转型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也成为图书馆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依据国外信息素养领域文献及其他相关文献,对信息素养概念、理论、实践的演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国内同仁从全局角度理解国外信息素养领域的各种变化,提供线索和洞见。研究发现:国外信息素养领域对早期信息素养概念进行了四种不同性质的修正及两次颠覆性改变,引进和发展了多种相关理论,包括各种流派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种批判理论和实践理论,实施了不同路径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这些相互影响的发展变化导致了三种信息素养范式的出现:普适技能范式、情境化能力范式和嵌入实践范式。通过对已有范式的反思,本文提出未来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应将培养持久的信息获取利用习惯纳入考量范围。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定义;信息素养理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范式
于良芝,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俊丽,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中国图书馆学报》(京),.2.38~55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模式对信息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实践理论和信息经验中介作用的考察”(编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新时代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重新认识
——兼论图书馆学教育的本原回归
初景利高春玲
【摘
要】[目的/意义]新时代赋予图书馆新使命,需要重新认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特点,构建图书馆学理论架构,明确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变革方向和培养目标。[方法/过程]使用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传统图书馆与新时代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学与新时代图书馆学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结论]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服务能力问题:从资源能力到服务能力,从传统服务能力到新型服务能力,构建新型服务能力体系。在新时代,图书馆学学科研究范式需要全时空转移,推动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从学科特性、研究对象、发展模式、核心能力、技术方法和学科属性等层面不断变革。
新时代图书馆;新时代图书馆学;服务能力;图书馆学教育
初景利(ORCI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出版运营总监,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春玲(ORCID:---),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府管理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数字*府与数据治理研究中心,通讯作者,E-mail:spring_gcl
.智库建设;科研选题;科研能力;学术研究方法
王世伟(ORCID:---),男,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大都市图书馆、信息安全,Email:swwang
sass.org.cn。《文献与数据学报》(京),.4.11~23
计算情报初探
陈雪飞李辉靳晓宏贾明慧吴晨生
【摘
要】[目的/意义]面向发展情报,未来的情报工作可能面临解决多维目标问题,以及实现每个目标的多重发展路径的选取问题,传统的情报方法在解决多情报并行问题上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力需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技术等手段,通过计算机来计算情报、辅助决策。文章从量化计算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计算情报的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计算情报界定为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大数据)”为经,“计算思维(人工智能)”为纬进行情报的量化分析和判断,针对计算情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计算情报的两个前提和一个转化基本思路,两个前提是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个转化是将情报活动中的过程性的主观决策转化为客观概率上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证据链模型”探索计算情报的实现途径。[结果/结论]认为当前环境下,计算情报是可能实现的。计算情报的实现不仅需要情报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还需要应用以数学理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理论。
计算情报;运算能力;计算思维;证据链模型
陈雪飞(-),女,硕士,助理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方向:情报分析,情报理论与方法,科技情报;李辉(-),女,硕士,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方向:情报分析,应急情报;靳晓宏(-),女,硕士,副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方向:科技情报;贾明慧(-),女,硕士,研究实习员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方向:情报分析,情报理论与方法,科技情报;吴晨生(-)(通讯作者),男,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科技情报。
《情报理论与实践》(京),.3.11~16,70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科技情报服务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8BTQ。
AI赋能图书馆:研究热点、问题与展望
郭亚*张瀚文卢星宇陈奕良
【摘
要】研究AI赋能图书馆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有利于图书馆借助人工智能促进自身建设。利用文献调查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和案例分析,从智能工具应用、服务创新、资源优化、空间再造和图书馆员发展五个方面对AI赋能图书馆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图书馆领域内的AI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有待完善。在AI赋能下,无障碍图书馆、无馆员图书馆、私人定制图书馆和自我生长图书馆将在未来逐步成为现实。
图书馆;人工智能;智慧服务;空间再造;无障碍
郭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信息无障碍等;张瀚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数字图书馆,通讯作者;卢星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信息无障碍;陈奕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长春),.6.2~8,38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研究”(项目编号:14CTQ)、“十四五”残疾人事业规划前期研究重点课题“残疾人服务资源库基础结构与更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ZD)研究成果之一。
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及效果实证
张汝昊
【摘
要】[目的/意义]作者共被引分析是探索领域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在复杂的学科发展态势下,其依赖于共被引频次的作者关联度度量颇具争议。时此,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改良方法。[方法/过程]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图情领域为例开展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改良方法的效果实证,面向CNKI期刊库进行引文全文挖掘,并对引用句及引用位置进行抽取,结合预训练的领域词嵌入模型计算共被引文献间的深层相似度和作者间的关联强度,利用网络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比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结论]结果证明,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改良方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共被引作者的关联强度,可发现更为细致的学科知识结构,并具有可拓展性与可应用性。
作者共被引分析;引文内容分析;共引位置分析;全文本引文分析;领域知识结构
张汝昊(ORCID:---),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硕士研究生,E-mail:zhangrubao
mail.las.ac.cn。《图书情报工作》(京),.4.~
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五大问题
李玉海金喆李佳会李珏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用户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获取的便捷性要求提高,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已很难满足用户日益多样的需求,图书馆正在探索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过渡和转型,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模式等都将发生变化。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也缺乏不同图书馆系统内和不同区域图书馆间的统筹规划。本文试图探讨以下五个问题: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之惑,智慧图书馆的名分之实,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之困,智慧图书馆的合作之需,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之贫。建议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相关问题,包括建设标准、建设模式、合作路径等,用成熟的图书馆学理论指导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参考文献26。
智慧图书馆;概念界定;建设标准;建设模式;理论研究
李玉海,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佳会,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珏,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中国图书馆学报》(京),.2.17~26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刍议
陈建龙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中探讨了大学图书馆的价值体系、转型发展的现代化研究范式和方向、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含义和路径、大学图书馆的态度等问题。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价值体系
陈建龙,ORCID:---,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邮箱:jlchen
pku.edu.cn。《大学图书馆学报》(京),.1.5~12
智能时代情报工作展望
牛海波栗琳
【摘
要】[目的/意义]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情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系统审视情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情报工作未来发展提供思路。[方法/过程]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文献调研,系统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美国相关实践经验,总结提炼情报工作未来发展需要努力的重点方向。[结杲/结论]情报工作必须把握时代机遇,面向情报现实需求,从情报理念、基础设施、工程实践、决策支持等方面提升情报工作能力,建立满足情报现时需求、适合时代发展的情报工作体系。
人工智能;智能技术;美国;情报工作;情报理论
牛海波(-),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情报研究,信息计量,自然语言处理;栗琳(-),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方向: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
《情报理论与实践》(京),.1.12~17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7ZDA。
孪生图书馆:
6G时代一种未来图书馆运行新模式
张兴旺石宏佳王璐
【摘
要】数字孪生连续4年被列入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它与图书馆深度融合,对于探索6G时代未来图书馆运行新模式,具有一定价值与意义。文章分析了6G时代数字孪生与图书馆技术融合可能性,提出了孪生图书馆概念,讨论了其内涵特征、理论逻辑与现实要求,设计了其运行机制与理论框架。研究认为:6G时代图书馆与数字孪生深度融合不可避免,孪生图书馆可能会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新模式。
孪生图书馆;数字孪生;6G;未来图书馆
张兴旺(-),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副研究馆员;石宏佳(-),男,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璐(-),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图书与情报》(兰州),.1.9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关联数据的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共享和可视化检索研究”(项目编号:17CVQ)研究成果之一。
*府开放数据API应用研究
迪莉娅
【摘
要】API的应用是*府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文章探讨了*府开放数据API的功能、类型、应用模式以及我国*府开放数据API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府开放数据;API应用
迪莉娅(-),女,管理学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教授,研究方向:*府数据开放,大数据,电子*务。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银川),.8~1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智慧*务API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D)的研究成果。
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及启示
赵安琪付少雄冯亚飞
【摘
要】[目的/意义]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实现了健康科学数据的高效利用并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总结国外实践能为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健康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从健康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采集与评价、组织与保存、共享与再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结论/发现]国外基金委、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提交设为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数据安全保护是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外成熟经验,本研究从加强基金委与科研机构层面的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完善健康科学数据采集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健康科学数据仓储、权衡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利用与数据安全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给予建议。[创新/价值]将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弥补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不足。
健康科学数据;科学数据;数据管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实践体系
赵安琪(ORCID:---),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用户行为与信息服务,Email:
qq.COUNTERRelease5;SUSHI;使用统计
杨巍,叶仁杰,吴元业,林伟明,深圳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学报》(京),.1.18~25,41
关联数据学习平台建设研究
范炜张丽
【摘
要】关联数据学习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普及关联数据教育,提升关联数据学习效能,促进关联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开发与利用为导向,针对关联数据知识体系庞大、学习资源相对分散、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理论学习与技术实践脱节等学习问题,构设突破单一线性学习思路的探究式关联数据学习场景,分析场景构成要素和学习资源基础。从关联数据的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学习资源描述与组织以及支撑探究式学习功能等方面深入剖析关联数据学习的当前最佳实践LD4PE。关联数据学习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系统工程。以LD4PE为平台建设基础,将LD4PE的自建学习路线、自选学习资源组合、辅助实践操作、鼓励学习分享互动等作为主要抓手,适时推进对中文环境下关联数据学习平台的本地化建设。
关联数据;探究式学习场景;学习平台;LD4PE
范炜(-),男,博士,副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检索,E-mail:fanw
scu.edu.cn;张丽(-),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级本科生。《数字图书馆论坛》(京),.12.43~51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情景应对视角下的情报资源动态响应机制研究”(编号:14CTQ)资助。
场景的延伸:从科技情报到科技服务
李白杨李纲王施运陈汉梅
【摘
要】[目的/意义]通过研究科技情报服务场景的延伸,为科技情报发展和融入科技服务提供针对性的路径和方法。[方法/过程]提出科技情报场景三元组,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场景三元组的延伸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的案例对如何开展科技服务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新场景下开展科技服务的两个基本路径:一是资源集成,二是服务协同。
科技情报;科技服务;场景
李白杨(ORCID:---X),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李纲(ORCID:---),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通讯作者,E-mail:imiswhu
aliyun.高校图书馆;数据引用服务;iSchool;数据科学
史雅莉(通信作者,syl07989
.公共图书馆;大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雨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E-mail:
qq.探索式搜索;用户行为;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夏立新(ORCID:---),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周鼎(ORCID:---),硕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毕崇武(ORCID:---X),博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光辉(ORCID:--8-),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通讯作者,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