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美小康路一片红叶的奋斗历程
TUhjnbcbe - 2020/12/27 3:11:00
治好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121/7628437.html

年9月7日,我随重庆市委宣传部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来到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巫山县双龙镇,任安静村第一书记。

概况

安静村位于双龙镇北部,东临大宁河,距县城54公里,车程一个半小时。面积8.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人均占有耕地1.07亩,人均占有林地3.83亩;境内最低海拔米,最高米,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地区,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全村下辖8个社,户籍人口户人(年上半年数据)。年建档立卡时,贫困发生率达14.3%,经过几轮动态调整,全村共有建卡贫困户户人,年底,最后7户1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

六十年前,还没有实施飞播造林,小三峡滴翠峡的山崖上,村民们为了生存,砍完了所有的树木,贫瘠的石头山上,寸草不生,为了拾到更多的木柴,只有到更危险的崖壁上去,结果一个村民失足从山上掉了下去……,这是村里的老者给我讲的旧事,让人记忆深刻。

安静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云顶景区、鱼头湾景区是山上观赏峡谷、观赏红叶风光的绝佳位置,虽在小三峡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但游客只在船上游,不到山上来,“山下看着很美,山上活着很难!”村里农作物种植单一,就是巫山传统的三大坨——红苕、土豆、玉米,这些农产品也仅仅是自给自足,村民收入普遍偏低。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村子“空心化”严重,这似乎是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

缘起

年11月10日,重庆市文联组织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实地考察调研,重庆市文联*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商讨论证,最后从文艺工作的角度提出文艺扶贫“六个一”计划,其中“培育发展一项民间文艺产业”提到,利用三峡地区丰富的红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农村劳动力现状,在巫山红叶上做文章,开发叶雕文创产业,并以安静村为基地,进行产业化开发,形成红叶艺术品市场。

巫山的秋季,约二百种植物的树叶会变成红色,这些树种包括*栌、乌桕、枫树……,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栌,一种生长在土壤贫瘠的石头山和崖壁上的灌木,集中成片,叶片肥厚,很适合雕刻。*栌树叶呈圆形,有一种特殊的植物芳香,树干带油性,易燃,当地村民俗称“圆叶子棵棵”,以前经常砍来当柴烧。村民听说我要把“圆叶子”拿来卖钱,都在笑我,虽然嘴上不说,但认为我“异想天开”的表情我还是心领神会了。

实践

年11月8日,重庆市文联邀请到堰兴剪纸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继琳、梁世惠两位老师来到安静村开办叶雕工艺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经过4天系统地学习,村民掌握了选叶、清洗、描画、雕刻等工序,实现了把一片普通的巫山红叶变为一件精美艺术品的蜕变。

这次培训后,我便发动村民开始采摘树叶、选叶、清洗,在网上购买食品防腐剂和食品级抗氧化剂进行浸泡并阴干,由于采摘的树叶较多,压制树叶需要大量报纸,过两天还要拿出来再次更换,费时费力,常常工作到深夜。由于没有经验,红叶褪色、防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进行的摸索和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看着一片片鲜红的叶子,慢慢地变暗、发霉,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村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也如同那些红叶变得黯淡。

再战

年2月1日,我来到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重庆)有限公司进行沟通,希望借助社会资本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此项目,打造“社会扶贫”新局面。

年4月23日,重庆市文联再次组织各艺术门类的专家以及西南大学植物学专家进村考察,着重对图案研发、叶片处理、市场推广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重庆)有限公司首批订购了幅叶雕作品,用于叶雕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推广,也为村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增添了信心。

年3月,在巫山县林业局的支持下,在安静村“红叶雕”工作室后面的荒坡,种植了16亩*栌,作为原材料的采摘基地,我们定期进行管护,定时定点专人采摘,避免因无序采摘造成当地红叶资源破坏。

期间,我们还对产品的展成方式和材料进行探索。相框的制作,既要包装精美,有文艺范,又要避免喧宾夺主。要实现产业本地化,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运营成本、最终呈现效果、市场接受度等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不断试错,寻找平衡点。可深度贫困乡镇资源匮乏,我们都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白手起家,只能不断学习,不断妥协,艰难向前。

雏形

年11月,安静村村民赵本坤牵头筹建了巫山县鸿森雕刻有限公司(红叶雕工作室),公司由村民入股,占股60%;管理股用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占股20%;村委会提供工作场所和部分设施占股10%;重庆巴南制叶堂公司提供材料加工并指导产品包装销售,占股10%;村民就近务工,村集体有收入,并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连接机制。

公司成立后,开始发动村民采摘鲜叶,进行收购,一部分交重庆巴南制叶堂公司进行处理,一部分按照植物学家标本制作方法进行处理,叶雕原材料基本得到保障。

年4月1日,公司开始申报扶贫车间。生产车间占地平方米,购置有工业级激光切割机、激光刻模机、UV平板打印机以及一批雕刻、储藏、办公设备,主要生产制作巫山红叶叶雕文创产品,解决14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5人,月均收入元。

年4月,在重庆市委宣传部支持下,订购了幅红叶叶雕产品;8月,可口可乐叶雕文创定制产品正式在淘宝线上售卖;9月,重庆智博会,订购了1张红叶书签;9月28日,巫山县长带货,红叶叶雕文创产品成功入选。

思考

红叶叶雕产品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产品及衍生品的创作、包装、推广等工作还需要继续推进,概括起来四个环节:

一是前期原材料供给。要有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包括红叶资源有序可持续开采,叶片收购、处理、分级、储藏的标准化需要明确。

二是产品研发。包括图形创意、产品设计等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开展不拘于平面雕刻的其它红叶衍生艺术品研发,注入文化内涵,提升艺术价值。

三是后期市场推广。产品呈现的不同介质,产品面向终端市场的不同定位,推行大三峡理念,立足巫山,目标红叶节;深耕重庆,多点开花;放眼全国,打好三峡红叶牌,接受市场检验。

四是探索创收渠道。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创建叶雕手工作坊,探索生态社区体验项目和运营方式,增加村民创收渠道。

五是重视本土人才培养。文创产品重点在于创意、创新,并结合市场及时调整产品形态,培养一支热爱家乡、勇于探索的青年人才队伍,才能走得更远更强。

感恩

叶雕文创产业的发展,从年9月摸底熟悉情况,到年9月初具雏形,整整三年了。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一路踉踉跄跄,把叶子拿来卖钱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

作为一名基层的实践者,我深知其中不易,有时停留在纸上或脑中的美好设想,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实施,会遭遇各种让你无法预料的问题,我也曾几度沮丧、疑惑,想过放弃,但是,我和村民们总是在适当的时机遇到了你们: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艺术家、同事、朋友,你们科学指导、建言献策、无私奉献,让一片红叶的奋斗充满了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发叶雕文创产业,努力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幸福是奋斗出来,一片红叶的奋斗历程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美小康路一片红叶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