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如何从纷繁的历史材料中发潜阐幽?如何在平凡处着眼进而揭示出背后的不平凡?《甜与权力》一书便是一个绝佳范例。作为一部人类学经典作品,西敏司娓娓道来的是糖这件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西敏司把糖的命运讲述得格外深刻而不乏趣味。书中我们看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地嵌入到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
书名: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作者:[美]西敏司
译者:王超,朱健刚
所属丛书: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版次、印次:年5月第1版,年4月第3次印刷
页数: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ISBN:6
所属分类: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人类学/民族学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以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糖的历史,研究了几个世纪中糖在不同阶级和不同时段中意义的变迁,细致描绘了糖在加勒比地区的生产如何大大提高了糖的产量以及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糖在欧洲又如何从上层阶级的奢侈品一步步成为无产阶级的日用消费品。
“作者西敏司(或称文思理,SidnyW.Mintz)采用了不同于欧洲中心的视野,以殖民地为中心视角,研究英国殖民地产品对宗主国及整个欧洲地区的影响。首先,种植园主通过利用来自宗主国的资金进行投资,在种植园中整合了甘蔗的农业种植,与蔗糖的机器化生产。非洲、美洲的奴隶和一些受雇佣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作为劳动力出现在了殖民地的种植园当中。
欧洲作为种植园资本来源地的同时,也是种植园产品的主要消费地。蔗糖的成品,被运到欧洲,卖给宗主国的贵族、富商。尽管并没有禁止普通民众对蔗糖的消费,但由于高昂的成本和市场价格,蔗糖的使用被限制在了贵族和富商的手中。蔗糖的使用也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等级、身份的象征,贵族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特定造型的糖雕,并刻上铭文来显示他的财富、地位与权力。但实际上,整个英国和欧洲都广泛存在着潜在的消费市场。直到英国取消对糖的特殊关税,糖与其他热带商品征收一样的税额;再加上欧洲大陆甜菜制糖技术的成熟,英国糖价持续下降,成为了普通民众能够直接购买的商品。整个宗主国的消费市场被打开。
尽管这些种植园的生产与蔗糖的交易,并没能对宗主国积累资本、改进工业技术起到更多的作用,但蔗糖确实际在维系着资本主义工厂生产的运行。随着宗主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力被迫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他们不再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营养丰富的燕麦;在资产阶级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的要求下,工人阶级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消耗在准备餐食之上,却又有着很高的热量需求。糖正好可以为劳动人民提供有效的卡路里,作为身体的热量之源。随着糖价下跌,民众市场的开拓,糖的社会含义得以广延,具有了普通民众生存权力的象征;同时曾经作为贵族社会地位象征的社会含义,也顺延,被百姓模仿流传到了日常节庆、接人待物的礼仪当中。此时,糖的作用逐渐从香料、药物、奢侈品变成了一般食物,被广泛用于甜点果酱制作、茶咖啡等饮品伴侣。
作者是一位“对历史有偏爱”的人类学家。经过在加勒比蔗糖生产地长期的田野工作,使得作者得以将蔗糖的生产与消费,放到整个帝国殖民体系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中。而作者在对蔗糖这些食物的讨论中,更侧重的是将食物放到它的接收社会当中,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它的作用。这样的观点,也使本书成为了饮食人类学当中重要的一部作品“
(转自“明清社会经济史评论”,作者王雪莹)
作者简介
西敏司,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类学教授。他于年出版的著作《甜与权力》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