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的人绝不认输
TUhjnbcbe - 2020/12/6 16:4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今天我们不说话,静静的背重点

注:今天内容全部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欲知外国新闻传播史,请看下回分解。

1、露布:

(1)定义:不加检封而公开发布的官文书,是一种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

(2)特点:(1)公开性、时效性强;(2)传播范围广。

(3)内容:主要用于*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克敌制胜的信息,俘虏人数。

2、邸报:邸报是最早出现于中国宋代的官报,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官。邸报是在中央*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负责发行邸报的机构是进奏院。邸报是从唐代出现的报纸雏形进奏院状演化而来的。

3、定本制度:是宋朝实行的新闻预检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展,不得超过范围。它起始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

4、京报: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官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三大部分。

5、《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性质: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要务。

(2)内容:神理、人道、国俗、文章、诗歌。关于新闻报道方面的内容很少,有一篇预报性新闻《月食》,是中国近代第一篇预报性新闻。

(3)形式:线装书式,雕版印刷。

(4)文风:文白相掺,通俗浅显,对话体,章回体。

6、《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郭士力创立。在业务编辑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宗教内容完全消失。其特点是,宣传策略讲究接近性,附会儒学:宣扬西方文明,有新闻专论。

7、《遐迩贯珍》:年8月1日创刊,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

进步意义:(1)时间;(2)技术;(3)新闻业务。

8、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1)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王韬生平:(-),原名宾利,后易名瀚,年改名为韬,字懒今,号仲韬,又号天南遁叟,江苏常州人。年参加《大合丛报》的编辑工作,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年回到上海,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次报刊*论家,他的*论反帝爱国,冒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梁启超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是我国近代用专文表达报学思想的第一人。

10、王韬*论文章特色:(1)王韬认为文章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并便读者都能读懂,有感而发,议论时*,直抒胸臆。他的文章采用浅显的文字,平易朴实,畅达清晰,不事雕琢,行文浅显易懂;(2)在阐明观点、陈述论据、安排材料及段落御接方面都非常严密,有一种逻辑力量;(3)冲击了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保守文风,对后来报章体的形成与流行,起了先导作用。

11、王韬对报刊工作的主要贡献:(1)鼓吹国人办刊;(2)重视报刊*论;(3)致力于革新文风。

12、《循环日报》

(1)特点:以”华人资本,华人操办“为标榜,激发国人的自尊心和爱国心,并争取国人读者的支持;言论内容,评论时事*治,鼓吹变法自强,系统宣传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思想,为推动社会改革做出了贡献。

(2)内容:《循环日报》是中国自办成功的最早中国日报,他首创了一种以*论为灵*的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式,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开创了新的报章文体,直抒胸臆,平易畅达。对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和早期的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3、《时务报》:梁启超主编,所刊内容有*论、渝折、经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招译等。曾的部分地方官员的支持,成为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4、时务文体:是创新型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在梁启超的《时务报》用到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熟练,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15、时务文体三个特点:(1)行文自由,不拘一格;(2)平易畅达,词汇新颖、生动;(3)笔锋常带情感,很有渲染力。

16、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1)报刊数量多;(2)办报地区广;(3)报刊种类多。

17、《苏报》:创刊于年6月26日,创办人胡璋。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国内第一份报纸。章太炎、柳亚子等在《苏报》上发表过文章,年后由宣传改良转为倾向于革新,连续发表大量文章,”方言革命“揭露清王朝反动本质,遭到当局查封。

18、苏报案:在”苏报案“中,清*府在中国领土上同自己的臣民打官司,却要由租界当局来审判,在国际上脸面扫地。而章太炎、邹容在审讯过程中慷慨陈词,把法庭变成了宣传革命的讲坛。该案件具有革命色彩,促进了革命运动迅速兴起。

19、癸丑报灾:

(1)袁世凯控制舆论和新闻界的手段:A、创办御用报刊;B、收卖报纸和报人;C、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

(2)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查封国民*的系统报刊,对租界内的报纸明令”禁止售卖,使发行受阻,被迫停刊。

(3)到年底,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新闻史上把“三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20、*远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了记者生涯。其后编辑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和《亚细亚报》的特约记者,还常在《东方杂志》、《论衡》杂志、《民国公报》上发表文章。他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擎,被誉为“报界之天才”,与刘少少、徐彬彬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是著名新闻记者和*论家,使中国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名于世的人。

21、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名振青,字飘萍,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华人,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世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曾担任《申报》特约通讯员,年在杭州与幸亥革命时期非常著名报人杭辛斋合作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编。年底,回上海,应邀任《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笔,抨击袁世凯称帝。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采访到独家新闻。

10

星期一

年7月

以上纯手打,无公害的笔记仅是个人认为的观点,如有雷同,赶快背吧!那就一定是重中之重~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时间:7月13日下午14:30-16:30

希望新闻班的各位漂漂们考的全会,一定高分通过此次考试,加油!

小谷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的人绝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