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代新闻是如何传播的
TUhjnbcbe - 2020/12/6 15:34:00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早期的新闻媒体:遒人、萧管、布告

据《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引《尚书·夏书》称:“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循于路。”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曾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可以讲,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最原始形态。

箫管起到“广告”宣作用。《诗经·周颂·有瞽》有句云“箫管备举”。据郑玄注:“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可见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由此书载述可这样推断,这是有关口头广告与音响广告的记载。

布告与露布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体。所谓“布告”,即《三国会要》中经常提到的“布告天下”的*府文告,以固定地方悬挂与张贴为主。露布则主要是帛或木板;“露面宣布,欲四方速知”。

最早的采访人:干宝

先秦时代,我国就出现“消息”一词,并使用广泛。据统计,仅《三国志》一书中,就有20多次提及“消息”,内容涉及*治、经济、*事等。

在我国古典文献中,“新闻”一词最早出自于唐代神龙年间(公元年-年)文人孙处玄的“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一句。南宋赵升在《朝野类要》中第一次把“新闻”一词和报纸联系起来使用,他说:“共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梦,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采访始于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公元?—年)的《搜神记序》,这本书是他编辑的神灵怪异的故事。《晋书干宝传》中曰“宝撰授神化,因作序曰,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类讥谤。”

唐朝已有正式报纸

郭煌《进奏院状》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归义*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由于《开元杂报》已无存,它们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随着我国印刷技术的出现,邸报这一名称在我国宋代出现。宋代文人辞文中多见邸报字眼。“邸报”内容,据《宋会要辑稿》中所记,主要有“朝廷*事设施、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差除、注拟”等,其他还包括*事情况、臣僚的章奏等等。

事实上“邸报”最早出现于汉朝。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小报始于北宋,盛于南宋,是一种以载新闻与时事*治素材为主的不定期的民办小报。

有的小报甚至没有固定的报头与名称。小报始于元代。在民间私自雕刻印发。它们主要收集来自朝廷方面消息,许多小本还有许多学术思想、科学信息以及经济领域方面的报道,印制精美,有的流传至今已成为我国书馆的珍本与善本。

报房起于清代

旗报、牌报、揭帖旗报源于我国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奔驰传送,供沿途*民阅览,鼓舞士气。牌报则是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而揭帖则是类似传单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处散发。

报房起于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内就有以私人名义从事抄报活动的人,多为低层文吏,以刊刻抄邸报为自己的副业,到清代中、晚期演变成私营报纸。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瑞瑾

喜欢本文本的亲们,请在页尾点哦~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你有好的国学资讯,如果你想过来开讲,都可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请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新闻是如何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