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该视频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我们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背景:①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主要经过:
①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4.结果:彻底击溃殖民*,解放中南美大部分地区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治压迫。
2.主要经过:
①年,“子弹涂油事件”,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②英*乘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民与英*展开激战。
3.领导阶级:封建王公
4.领导者: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主力:土兵
6.结果:失败
7.意义: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该视频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我们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及目的:18世纪初,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
3.改革者:彼得一世(或彼得大帝)
4.主要内容:
①*治:改组行*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要求贵族必须到*队或行*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影响
利:俄国的经济*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弊: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6.改革后的扩张:
年-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在内外交困(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的情况下,沙皇*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
2.时间:年
3.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
4.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5.主要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
①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李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