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范晓忻数据与
TUhjnbcbe - 2020/11/20 0:07:00


  如果说,“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风口,那么“大数据+”就是风口中的风口。当年,脚踏单车穿校园的范晓忻,还在跟同学李健一起唱歌吟诗。而如今,李健成了大歌星,范晓忻成了大数据金融风口的御风者。


  近日,金电联行董事长兼总裁范晓忻接受知名人物杂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并在其联合各大门户网站、知名学者和媒体人共同举办的十一届“中国青年领袖”评选中,当选“中国青年领袖”,成为年5月25日(第15期)《南方人物周刊》专题封面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融新闻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定位高端读者,旨在记录当下中国人物的命运和人性魅力,来记录中国时代的变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高度、有温度的人物类杂志。本期通过呈现大数据行业领袖的探索和心路历程,来展现中国在世界大数据舞台上的主角位置。也许,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大数据主宰”的全新时代。

以下为专访全文:


  曾经和李建一起唱歌吟诗的同学,现在成了互联网金融风口的御风者。


  老范的脉很难把住,坐在公司进门位置的下属能最先掌握情报,如果他哼着小曲进公司,说明心情不错,大家就把棘手的事情拿来向他汇报,如果径直窝进办公室,说明他烦着呢,少惹。


  创立金电联行8年,范晓忻是中国最早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与大众熟知的以流量为入口的P2P借贷平台不同,金电联行以风险为入口,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企业数据,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信用与风险的评估、管控和监督。信用融资,是风口行业中的风口。


  站在“风口”,难免风中凌乱,确也炫酷十足。

追赶未知领域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才火几年的行业,却也有了传统和创新之分,时代进步太快。


  范晓忻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82年开始接触计算机,参加过全国计算机竞赛,作为中关村第一代能攒电脑的人,他组装的第一台机器是当时价值2万块的,现在,手机上有些新功能,连他也觉得新鲜,谁都会担心被潮流淘汰。


  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前,范晓忻一直在做汽车企业供应链系统,年,与一位在国外工作的清华师弟聊天,对方说,你既然掌握了那么多企业的内部数据,又懂IT,为什么不结合起来,


  建立数据模型对大数据分析,让企业靠信用就能借钱,经过三个月的洗脑、忽悠、调研,范晓忻觉得这几件事有相关性,能攒出个新东西,利用一年多的时间,他初步开发出一个可考量企业信用的数据计算模型

 


  范晓忻的服务和客户总体上有三类,首先是中小微企业,金电联行帮他们做纯信用贷款,通过对企业核心数据分析计算,让他们不需要任何抵质押担保就能借到钱;第二类是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同样通过数据计算,帮他们筛查新客户,监管老客户;第三类是介入社会管理领域,运用金电联行数据实验室里的多项指标,给某行业或某区域内的企业全面体检,帮助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定宏观*策。


  这是金电联行的今天,但在创立之初,范晓忻的理念并没有那么快被接受。


  年,金电联行的数据算法模型已经比较成熟,也完成了第一笔单子,让银行为一家中小企业提供万的纯信用贷款,范晓忻以为事就这样成了,但之后半年,与银行开了多个会,有次连要去哪开庆功会都商量好了,对方却否决了他们的所有提案。那段时间,他体会到了“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老话,甚至萌生退意,他和合伙人喝到半夜,俩人决定天亮再去银行一趟,不成就散摊。第二天去银行,对方老总已经在大门口等他们,告诉他有个老评审不了解情况一票否决,叫他们有耐心不要放弃,范晓忻想了一夜的话最终没能说出口,最后,银行通过绿色通道很快批准了提案。


  “我们当时觉得是金融创新,可能对银行来说只是金融尝试。”范晓忻说。一边在实验室里完善产品,一边等待客户“审判”的那段日子,让他心智更加成熟,对企业的发展看得更清。


  尽管金电联行现在已经成为自己领域里的佼佼者,8年时间,你也很难把它定义为一间创业公司,但范晓忻并不认同行业领先者的说法,因为作为科技公司,虽然公司间有领先者,但再成功的公司,在科技面前都是创新者,他更喜欢把自己定位为追赶未知领域的人,未知领域是没完没了的,这能让他保持解决复杂难题的热情和勇气。

文艺理工男


  范晓忻的办公室里有台跑步机,下属有时要一边汇报工作一边看他跑步,“汇报完眼睛可能会花”,他还在显眼位置摆了个篮球,上面有今年北京金隅夺冠后马布里的签名。因为和歌手李健是大学同学,曾经也一起唱歌吟诗,李健火了后,很多人说,老范其实也是个有文艺气息的理工科男人。


  文艺理工男气质体现在工作上,呈现出两种极端,有时下属觉得他超级慢,都急死了他也不做决策,他要琢磨,要用公式算一算靠不靠谱,有时又超级快,科学共识的东西没有必要论证,就像1+1=2。全社会都在说大数据,他说大数据就像石油,提炼出来才有价值,仅仅开采就是垃圾。


  除了运动,范晓忻还喜欢汽车和红酒,自己的车开完了开同事的,奥迪奥拓都行,每个季度至少跟员工出去越野一次,他喜欢红酒,尤其钟情于木桐,就像木桐瓶身上的一段话:现在是第一,曾经是第二,但我木桶永不变,“我一度觉得这份事业还有没有发展下去的空间,随着年岁的增加,我的心态有起伏,但激情从没变过”。


  范晓忻的父亲是国内顶级红酒专家,母亲是中学特级教师,“我妈是一个很豁达的人,因为是狮子座,火相的星座,在一个良性氛围的家庭里长大,对造就今天的自己起了很大作用”,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相信“扶起跌倒的老奶奶”永远是对的,在生意上,他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靠坑蒙拐骗做不长久,他还相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创业初期,他总提自强不息,现在,他总提厚德载物,“两者分不开”。


  提到“领袖”一词,范晓忻呵呵一乐。“上学的时候经常听见这个词,有段时间还有人叫我学生领袖,这些年很多媒体叫我商业领袖,我不知道领袖是什么,但至少要对得起和你一起战斗的人,就像那些从互联网巨头出去的创业者,他们成功之后,母公司应该感到十分欣慰才对。”范晓忻觉得,领袖肯定不应该是个孤独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范晓忻数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