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徐峥大众对中国故事是饥渴的
TUhjnbcbe - 2020/11/14 4:15:00
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暌违三年,徐峥变了。《泰囧》和《港囧》的标配是徐峥自编自导自演、光头、喜剧。他主演的两部新片则是两位80后导演独立执导的长篇处女作,徐峥在其中饰演的角色都有一头黑发。宁浩向导演文牧野推荐徐峥出演《我不是药神》男主角时,文牧野考虑了一周。他的顾虑有两个——电影剧本里的男主人公是东北人,而徐峥来自上海;文牧野希望完全掌控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在他看来,徐峥毕竟是一个“大牌的演员”。

两人见面后,就敲定了这个角色。文牧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徐峥演得很像一个说上海话的东北人。“无论是火爆的脾气、爱面子的状态,还有甩钱的行为,都很东北。”文牧野说,“而且徐老师是一个能够%配合导演的演员。”这是徐峥自年《港囧》之后主演的第一部电影;随后,他又在电影《幕后玩家》饰演男主角。两部电影都在年上映。

电影《幕后玩家》糅合了悬疑、金融犯罪、密室逃脱等类型片元素。徐峥饰演的企业家身家数十亿,却负有资本家的原罪。年7月,徐峥在北京工作室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工作室藏在艺术园区里,穿过旧式红砖房和斑驳的工业管道,走进一条小巷深处,才能找到这个槐树成荫、紫藤掩映的小院。“我努力做到演悬疑的时候,大家不会笑场。”徐峥戴一顶渔夫帽,戏外仍是标志性的光头。“好在我现在是光头,”徐峥顿了一下,后半句把助理逗乐了,“我可以戴不同的头套。”“如果我被头发限制住了,就没办法去演更多的角色,”徐峥严肃地说,“外形上我没有什么太大的特点,是带有一点喜感的国民演员。在韩国,崔岷植、宋康昊、河正宇都是演以人物为主的、比较主流的剧情片。”

原来我们之前看了

那么多架空的故事

问:大约十年前,你就比较坚定地开始了类型片的创作,当时基于什么做出这种判断?徐峥:其实也没有特意怎样,只是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得长了,肯定要有一些归纳,可能就归纳到类型片里面去了,不然就得强调作者性。作者性很强的也是一种,但是在未来的路上,我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你是作者,花钱去拍你的作者电影,强调自己的风格、个性,我不知道这种观影的供需关系能不能良性地兜转得来。问:你如何把握、平衡创作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会考虑票房等问题吗?徐峥:当你面对一个好剧本或好故事的时候,你可以不用考虑要不要把它做成一个卖座电影,你就顺着这个故事来就好了。比如做《我不是药神》的时候,我们对票房还是有一点担心的。我们知道它是一部应该做的电影,但我们并不知道大众对它的渴求程度,因为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片子了。我们拍出来发现,原来大众对这样的中国故事是饥渴的。因为它是一个好故事,有生动的人物,可以拍成一部好的电影。

问:有影评人认为你是中国奇缺的类型片演员,你怎么看?徐峥:我并不觉得我是奇缺的类型片演员,中国的类型片电影还不够成熟、系统。韩国电影在五年中用非常快的速度,全都类型化了。影片类型化了以后,自然会有类型化的演员。我们在这方面步调不是很一致,因为我们有传统的那种(电影),受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第六代。你看第六代都没有明确的心思说,我们就走“类型化”道路。“类型化”道路开始的时候,宁浩还是做得比较明确和坚决的。《泰囧》以后,类型化的趋势就多了,但那时候并不都是导演来做导演的,有演员做导演的、编剧做导演的,比如小品演员开始做喜剧电影了,要把喜剧这一块类型化了。这个时候突然爆发出来,它不再是简单的动作、喜剧、悬疑,它是一种剧情式电影,包含有人物传记,包含“集合一个小队”“愚者成功”“金羊毛”,里面混杂了很多类型,它其实是类型片的一种升级。问:这种升级是相对于我们自己的类型片来说的,还是放在整个世界电影潮流的大背景下?徐峥:我觉得是针对我们自己的。放在整个电影潮流里面,你会发现它不算是一种旧电影,在同类题材里,它是新形态的电影,比如韩国电影、印度电影都在做人物传记和大剧情这一类,是当代的那种电影。问:你认为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更需要或者更缺乏哪一种类型片?徐峥:现实主义的确是需要的。现在会有这样的结果,跟现实主义的缺乏还是有关系的。其实中国的故事和题材太多了,如果那一块全部被挡住的话,那么电影只能往架空里走。我这次跑路演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大家突然就醒过来了,哦,原来我们之前看了那么多架空的故事。

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问:你平时会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峥大众对中国故事是饥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