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
*内*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徐庆北
摘要:延安时期*内构建了良好的*治生态,在*的历史上树立了一个典型标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营造*内良好*治生态的经验。这主要包括:培育*内良好*治生态必须以*的*治建设为纲领;必须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必须着重抓*的作风;必须推进廉*建设。加强*内*治生态建设,借鉴延安时期*内*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重构当代中国共产**内扬正气、祛邪气的*治生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内;*治生态;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09--03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开启了全面从严治*新征程,在以反腐斗争为重点的*风廉*工作中有壮士断腕之决心,在行动上雷厉风行,致力于全面重构扬正气、祛邪气的*内良好*治生态,不断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治生态。”[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的光荣传统。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人通过不懈努力,把*内*治生态建设成为*史上的一个标杆,从而顺利完成了建设一个“思想上、*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的中国共产*”的伟大工程,形成了延安作风,孕育了延安精神,创造了“延安新世界”,树立了历史上*内*治生态风清气正的典型。探寻并借鉴延安时期*内*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资*育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必须坚持*的*治纲领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治生态好,首先应当归功于科学建设。这种科学性的直接表现在于延安时期*的*治建设成效显著。所谓*治建设,就是制定符合历史发展阶段特点的路线、方针、*策,进而实现*在*治上高度统一,思想行为上步调一致,向着正确的*治方向前进。延安时期*的*治建设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就是把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治路线作为*的*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并依据这样的*治路线,制定正确的*治*策和策略,从而沿着正确的*治轨道前进,确保*始终保持*治上的先进性。
例如,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为全*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革命的前途;坚持正确的*治方向,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延安时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的*治头脑和旺盛的革命斗志,靠的就是正确的*治方向的引领和激励。这个正确的*治方向,一个是打倒帝国主义,完成民主*治,再一个就是社会主义理想,就是始终坚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持*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延安时期*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将*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这为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路径。
*策和策略是*的生命,什么时候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策策略,革命就能取得胜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乃至失败。“只有*的*策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1]延安时期,在坚持*的*治纲领的基础上,形成了制定和实行*策策略应坚持的三大基本原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区别的基础上建立*策策略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也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实行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的经济*策、三三制原则等若干正确的*策和策略。
二、必须严明*的纪律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嘀嗒”就是中央的声音,就是执行的声音,全*收到指示后都会自觉践行,这是延安时期*严格纪律的生动体现。我们*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一靠理想,二靠纪律。革命靠纪律,建设与改革更要靠纪律。因此,构建*内纯洁的*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必须严明*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
延安时期*极其重视纪律和规矩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如“纪律是*的生命”“纪律是*的重要武器”“不靠刀枪,就靠纪律”“*是靠纪律吃饭的”“不要纪律就要亡*亡国亡头”“纪律比孙行者的金箍还硬”等等。*不仅在理论认识上高度重视纪律和规矩建设,而且在实践中形成了标志性的纪律和规矩成果,如*治纪律上的看齐中央,组织纪律上的“四个服从”(*员个人服从*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各个组织和全体*员服从*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群众纪律上的群众路线,生活纪律上的延安作风,等等。严明*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治纪律。*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而“四个服从”在普遍意义上是对*治纪律的具体明确。综观延安时期*的纪律和规矩建设的实践,贯穿其中的核心是“四个服从”。“四个服从”是*的纪律的核心,是增强*的战斗力的铁的纪律。
作为最大的*治纪律和*治规矩具体化的“四个服从”原则的确立,标志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确立。也就是说,研究延安时期*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是获取延安时期*的纪律和规矩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关切点。一元化领导体制针对的是某些地区存在的宗派主义、分散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等,“要求每个根据地的领导一元化。”[2]这种体制:在机构上,统一领导机构是*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委、地委),各级组织必须无条件实行上级*委的决议和指示;在组成上,中央局、分局由中央指定组成,其他由*的代表大会选出;在原则上,一元化领导最高原则是“一切服从战争”,最基本的原则是“四个服从”(中央*治局领导*的各项工作,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需经*治局会议进行深刻讨论,然后表决通过;*治局书记处负责*中央的一切日常事务,在组织上服从*治局;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明确的模式,由*治局委员负责一个区域或者某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如华北、华中、西北***民工作分别由王稼祥、刘少奇、任弼时负责);建立了中央统一的办事机构,即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等等。陕甘宁边区是确立一元化领导体制的最早地区,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领导下,边区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一元化领导体制是延安时期*确立的最大的*治纪律和*治规矩,为*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基础。
三、必须着重抓*的作风
延安时期*内*治生态良好,首先得益于在革命实践和*的建设中形成了良好作风,同时这是我*区别于其他**的主要标志,也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动力和重要保证。那么,延安时期*的作风建设实践给当代中国共产*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哪些基本经验?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延安时期*深入比较革命“两次失败,两次胜利”,获得的经验更全面,掌握的规律更深刻,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此同时,*也认识到*的建设的至关重要性,把*的建设置于“伟大工程”的战略位置。正因为延安时期*掌握了“革命规律”和“*建规律”这两大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特殊国情内进行革命和*建的重大历史课题,这为*的作风建设理论走向成熟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延安之前,*已经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而延安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作风是精神的外化,延安作风就是对这些革命精神基础上的传承和发扬。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延安时期我*系统地建立了群众路线,并且采取了群众观点及群众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经过研究形成系统意见,再向群众解释宣传,使群众在行动中自觉坚持。系统意见通过群众的社会实践进行检验,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成熟。与此同时,*在延安时期还形成了向群众学习的作风,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所需所求,与群众打成一片。“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3]*把为人民群众提供物质福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教育以及文化和医疗卫生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4]
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延安时期*深刻揭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极端重要性,认为这是解决*内矛盾、保持*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方法。“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巩固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武器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干部间,官兵间,*民间,将问题摆出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可以把错误的东西清除掉,就能真正地团结了。”[5]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发扬民主、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愈是不怕人家批评,愈是敢让人家讲话,给人家讲话的机会,人家的批评可能会愈少。”[5]延安时期*制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方针和系列有效的原则与方法。其根本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批评,结果是使*团结;一种是不正确的批评,如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那种批评,结果是使*分裂。我们要发扬正确的批评,反对不正确的批评,这就是整风。”[5]与此同时,*还把这一根本方针转化为具体的、有效的办法,如干部以身作则、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实事求是与人为善、坚持真理不讲面子、联系实际自我反省等。
四、必须推进廉*建设
营造*内良好的*治生态,必须反贪污、反腐败、倡廉*,持之以恒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延安时期*公开提出了建立廉洁抗日民主*府的*治纲领,形成了以延安精神为底色的廉洁风尚,为*的反腐倡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制定颁布廉洁*府施*纲领。其目的是为了“改造*府成为抗日民主的廉洁的*府”,如“厉行廉洁*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纲领的颁布把边区*府廉*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为推进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是加强廉*教育。廉*教育的重点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共产*代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教育,*的利益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利益的集中体现。绝不能把共产*看作是谋图*员私利的、行会主义的小团体。”[6]注重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员干部应当严于律己、洁身自好,树立模范榜样。加强艰苦朴素作风教育,要求*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加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教育,提高对腐蚀问题的警惕性教育。毛泽东指出:“在这个时期内一部分共产*员被资产阶级所腐化,在*员中发生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可能的,我们必须和这种*内的腐化思想作斗争。”[3]
三是加强干部管理。制定干部管理法规和指示(如《陕甘宁边区各级*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干部登记审查、提拔培养、配备使用、任免调动、考绩奖惩、待遇保障等在内的干部管理内容,把干部管理的中心环节定位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与考核上,形成包括*治原则、思想纯洁、*策执行、工作积极、业务熟练、作风民主、个人品德、学习进取等考核要素的平时考核、临时考核、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固定的干部考核制度。延安时期*的廉*建设实践是有效的,对此,在七大上毛泽东说:“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区域的特色之一。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3]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推进*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6]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庆北(—),男,河南平顶山人,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治教育。
(责任编辑:朱希良)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年第9期)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