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加穗子遇上了疼爱她的阿初,现实中的我们又
TUhjnbcbe - 2025/3/22 18:11:00
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元旦期间开始煲剧,看了夏季日剧中口碑很不错的《温室里的加穗子》。当初媒体介绍,这是一部反映女性自我成长的故事。

加穗子成长在一个父母对她十分宠爱的家庭,如今她已经大四了,面临找工作这一难题,要面对残酷的职场,和那些未知的冷酷的成人世界。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她们不管长成多大,都被父母当成孩子般宠着,有家长式的妈妈,无原则宠爱的父亲,还有一群疼爱她们的亲戚或朋友。

她们就象成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没经历过自然界的日晒雨淋,外面的世界对她们来说,是未知的。

加穗子的母亲虽然把女儿当成宝,但也深知女儿有几把刷子,难的工作做不了,简单的育儿工作也做不来,她给女儿制定的计划是:学习持家之道,大学毕业后就嫁人。

对,没错,全家人对加穗子的要求都不高,只要她无灾无病长大成人就行。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系身上。小系是加穗子的表妹,因为从小表现出很高的音乐素养,阿节(加穗子母亲的三妹)夫妇省吃俭用,努力培养小系,想让她成为职业大提琴家。

而加穗子呢,所有人都认为她的特质就是简单、听话,只要按时上课,按时回家,学习做家事,找个好人家结婚就行了。

这剧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以爸爸的角度来观察生活,把角色拟人化了。妈妈是狐狸,岳父是兔子,岳母是大象,爸爸自认为是狮子,他最疼爱的女儿呢,他把她比作青蛙。

因为青蛙是两栖生物,从小蝌蚪进化过来的,预示着加穗子今后的改变,还有一层寓意,就是青蛙女生,那种没有特点,长相普通的女孩子。

看着这些有趣的设定,我以为遇着了一部神剧,可看到第三集,我就失望了,原以为编剧用拟人的手法来反应现实问题,没想到编剧的手法比妈妈高明不了多少。妈妈的想法是找个好女婿,编剧呢,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人谈恋爱。

这明明是一部日剧啊,怎么拍出了韩剧范。

韩剧就是不管女人有多大,上到八十岁,下到十三岁,都能遇到一个非常靠谱的绝世好男人,不管女人们遇到什么糟心事,烦心事,跌到什么绝境,他们无怨无悔地守着你,不离不弃。

《孤单而灿烂的鬼神》里父母双亡的少女遇上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生活的鬼怪金侁;《焦急的罗曼史》里普通的营养师,邂逅了高富帅总裁,莫名奇妙地为他生了个孩子,还成天甩对方脸色,对方却对她穷追不舍。

《今生第一次》里落魄女作家到处找房,房东又高又帅性格还温柔,某一天突然向她求婚……大龄女明星们也开始谈恋爱了,金喜善、李英爱、崔智友……纷纷复出,虽然剧里涂了厚厚的粉底,也遮挡不住下垂的嘴角和眼角的细尾纹。

虽然谈恋爱不是韩剧的专利,但日剧显然玩不转高富帅的梗,和女主角谈恋爱的都是普通人,日剧擅长处理小细节和在普通中发现闪光点,这次编剧安排的是一个阳光少年。

阿初是加穗子的大学同学,在一个破碎家庭长大,从小被母亲抛弃,一心想成为毕加索式的画家,无奈在现实中怀才不遇。

阿初第一次见加穗子,就犹如火星撞地球。看到加穗子吃母亲做的豪华便当,事无巨细都向母亲报备,连找工作都依靠母亲,阿初恼火地说道:“都大四了,你还要妈妈做便当。”“你就是妈宝吧,日本因为有你这种太多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国家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年轻气盛,又因为是艺术家,阿初的性格是炽烈中带着忧郁,他一方面独立,另一方面又渴求着家庭的温暖。

加穗子生日时,阿初送披萨上门,第一次接触到加穗子的家人,表面上说你们家人好温馨,但背过脸就吐槽说怎么会有这种家人,真是太搞笑了。

虽然一脸的不屑,但阿初内心却是羡慕和渴望的。

在孤儿院长大,阿初早已习惯独立,他看不惯娇生惯养的加穗子,但内心也渴望被家人关爱。也许比加穗子早几年进入了社会,见惯了社会的虚伪和冷漠,阿初显得比加穗子更成熟。

加穗子则钦慕阿初的才华,她在他身上感受到很多新鲜事物,细细地琢磨着阿初的话,把他当引路的明灯。

阿初一开始是抱着捉弄着加穗子的心情,与她来往,可看到加穗子认真的模样,看她对自己的每句话都认真执行,阿初不由地开始反省自己,加穗子对待生活的态度,让愤世嫉俗的阿初,开始沉下心来,认真地面对自己。

加穗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第一次被人这么嫌弃。”

阿初:“有梦想的人遇到挫折,被你这么平凡又神经大条的人安慰,是会感到恼火的。”

加穗子:“我想去考试,多拿点职业证书,这样找工作会容易些。”

阿初:“那些职业证书,应该是你决定做什么后再考。”

当加穗子对家庭问题一筹莫展时,阿初对她说:“从小到大被小心地保护着的你,是不会懂的,世界上有很多人是在不幸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有这么爱你的父母,你已经很幸运了。”

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小时候依赖着父母亲,随着我们慢慢地长大,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遇到了老师,同学,朋友,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他们的言行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阿初就是加穗子改变人生的方向。

他对加穗子的影响,连加穗子的母亲阿泉也感觉到了。

在强势的母亲与阿初之间,加穗子就象一株菟丝子,她在阿初身上,看到了新鲜,她从未经历过的世界,她深深地被阿初吸引,无限度地信任他,依赖他。

连编导也觉得阿初对加穗子的影响力太大了,于是在第八集安排了一个剧情,阿初在加穗子的劝说下,和生母见了一面,打开了心结。

阿初对母亲说,“我以后一定要建立一个不输给你的幸福家庭,所以,再见了,妈妈。”

在车站,阿初对加穗子说“我陪着你,从黄昏到白头。不可以么?”

加穗子:“可以哟。”

两个年轻人抱在了一起。一向强势的阿初突然示弱,象个无措的孩子一样,抱着加穗子哭,这一反差萌让无数追剧的MM大呼甜。

可我却不喜欢编剧把这样一部成长剧拍成了傻白甜的爱情剧,是为了表示再厉害的人也有脆弱的地方么。如果只是为了平衡剧情,我觉得这一段真是多此一举了。

最后青蛙女生变成了青蛙公主,加穗子与阿初结婚了。加穗子还是以前那个加穗子,她在另一个充满保护的环境中继续成长。至于阿初和加穗子的婚姻生活,我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下去了。

我并非反对爱情,只是,我不喜欢夸大爱情对于人生成长的功效。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父母,亲人,朋友,甚至是没有什么交集的陌生人……一本书,一句话,也许都会带来思想的火花,也许都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不一样的动力。

过于夸大某一方面,都消弱了成长的思考与疼痛。

编导让两个成长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年轻人相遇,共同面对成长问题。最后独立的阿初要融入大家庭中,重新去感受家庭气氛,而加穗子,也因为阿初地加入,获得成长的动力。

这真是理想化的结局,要为编导的良苦用心鼓鼓掌。

说到成长,我想说一说我的同学,小M。

小M和加穗子一样,刚出校门就结了婚,并且早早地成为了母亲,为了照顾孩子,婚后她一直在家里做全职主妇。

每一次同学聚会,小M都会把孩子带上,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羡慕地对我们说,今天你们去这里玩,明天你们又去那里玩,说得那些网络词语我都不懂,我是不是很土。

小M的语气是羡慕的,可她逗弄孩子时,我看到的是另一种满足。

后来小M的丈夫有了外遇,还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在小M的据理力争下,孩子归小M抚养。

离婚前,小M打算送儿子去芬兰读书,离婚后,前夫不愿意负担儿子的学费,小M就四处借钱,终于凑足了儿子的学费。她说,我不会因为离婚耽误了儿子的前程,也不会因为离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小M开了一间窗帘店,我们都很惊讶,从没听说过小M有这个技能。小M说母亲是个裁缝,她从小儿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针线活,儿子和前夫的衣服都是她做的。

我帮小M介绍了一个客户,交货时,小M和弟弟一起来装窗帘,看她麻利地计算着各种面料的尺寸,爬上爬下地安装窗帘,手脚麻利,一点都没有主妇娇滴滴的模样。

小M的生意越来越好,经常看她在朋友圈里发业绩图,除此之外就是晒儿子的相片,晒旅行的相片,听说最近又开始交男朋友了。

如果小M还是顺风顺水地过着主妇生活,她不会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看她面对困境的毅力和魄力,让我感受到一个人的潜力,真的,可以无限大。

也许小M在婚姻中,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儿子和前夫身上,婚姻生活讲究的是和谐,她不需要有过多的想法。只有当脱离众人,或成为儿子的精神支柱时,小M才能直面内心的想法,迸发出来自内心的力量。

就象电视剧里,编导强行给加穗子加戏一样,也许编导想说的是,无论多么柔弱的人都有一天,会成为其他人的精神支柱,也许只有那个一刻,加穗子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才会初尝成长的滋味。

这么一想,一切又都顺理成章了。这让我想起一段格言,来,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永远都不要小瞧一个人,也许某一天,她就华丽转身,变得让你不认识了。

只是,我们都不是加穗子,我们都不生活在电视剧中,现实中,我们遇到阿初的机率有多大呢,天上掉下一个精神支柱的机率,我觉得不会比中彩票大多少。

很多时候,我们隐藏了内心,去寻找一段安逸的生活。一切如愿即是美好,但一旦,我说的是万一,要孑然而行,要成为别人的依靠时,我们做好破茧而出的准备了么?

这世上阿初不常有,但成为阿初一样的人,象他一般强大,却是可以有的,不是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穗子遇上了疼爱她的阿初,现实中的我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