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二说愿你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TUhjnbcbe - 2025/2/11 16:26:00

新年,快乐。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道光皇帝写下“風”字的最后一笔,目光变得遥远,说:“江南春色至矣。”

文艺青年与拖延症患者之间,只隔着一个道光爷。窗户前面的迎春花已经黄了好几枝了,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事儿,非要每天一笔,拖九九八十一天。

九九消寒图,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言,言各九划,每日一笔,数尽,春意盎然。

不得不承认,这张图让迎接春天的过程变得仪式感十足。这也好理解,农耕民族对于春天这个季节,本来就有着光明正大的好感。

而二百年后,中国人迎接春天的仪式,大多是从登上列车开始的。当你踏上月台,卸下那份荣耀,从处长或Micheal,变成二丫或狗蛋,这个春节就正式开始了。

上大学的时候,北京的同学每年都用送我们去火车站来告别一年并尽地主之谊。在公交车上,小明儿说,你们这才叫过年,我们北京孩子只能叫回家。

直到现在,我都固执地认为,过年,如果没有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经历漫长的跋涉与颠簸,这个年都不能算是喜悦的开始。

我的表弟对我说:“哥,你跟我来,我带你看看什么是幸福。”

当时,大概是10年前的春运。我们去窗口排了一夜队,买到了回家的车票,硬卧。他说这句话时,我们正坐在硬卧车厢里,提前上车了十几分钟,车厢里无比燥热,车窗瞬间被水雾笼罩,汗流不止。

我想,如果这个时候能再给我两个啤酒,凉的,这才是幸福。

当我跟着他走到硬座的车厢时,我知道了他说的幸福是什么意思。

金硕摄。图片来源:中新网

那时候,硬卧的车厢不卖站票,但硬座的车厢卖。所以,当我看到车厢里有如北京早高峰地铁般的景象。

北京的早高峰会在两个小时内结束,但这些过年回家的人,要保持着这个强度坚持一夜甚至更久。

我突然意识到,过年,对于我们所有人意味着什么。

据铁总统计,今年春运将有近三十亿人次,许多媒体把每年的春运都称之为“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人类大迁徙历史上一共进行过5次,每一次都会产生新的历史和新的文明。这五次大迁徙的人口总和,不如中国一年的春运人多。

所不同的是,“周期性大迁徙”或许无法改变人类的历史也不会产生新的文明,但它让数以亿计的家庭,圆满。

近乡情更怯。

在英国学者拉文斯坦看来,人们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力”引起的,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

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的“推力”与“拉力”变得尤其明显。

北京在春节期间,“送”走了绝大部分人口,好像变成了另一个城市,地铁绝不拥挤,道路永远畅通。与之相反的,则是三四五六线城市与乡村,迎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喧嚣的景象。

大城市在推,小城镇在拉,这其中,就是回家的力量。

年1月11日,现代意义上的“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为了做好春节运输工作,铁道部决定全路在春运期间增开临时长途客车24对。

那一年的“春运”,人数仅为现在的1/30。年3月10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标题是,“铁路春运效率高秩序好,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

而现代“春运”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城镇化的历史。

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为58.52%;而在年,城镇化率仅为17.92%。

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城镇化,每年也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从乡村常住人口中抹去。

在“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父母和户口把人们栓在土地上,人们并不需要春运这样的大迁徙。

所以,城镇化才是迁徙的根本,当然,春节也是。

国是直通车有两个“90”,90%的小伙伴都是美女“90后”。

她们之中至少两个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和交界的时候不来一个新年献词?

我问她们,一个新年献词对于一个媒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这两只美女“90后”想了半天,说,至少证明这个媒体还活着吧……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距离《南方周末》最经典的那个献词已经过去了18年。

18年前,那一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现在竟然也有让人流泪的力量。

18年过去了,所有的媒体都有了自己的新年献词。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每隔一两行就会有个“金句”,可以放在笔记本里当座右铭的那种。

然而,那么多的金句,也没有了让人流泪的力量。只是证明,他们还活着。

如果说,过去的一年一定要有一点感触。我想说,过去的一年,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每一个奖杯都与众不同,他们都历经了千难万险与无法诉说的不可名状才辗转反侧到我们手中。

国是直通车获的第一个奖是腾讯的。

在年中的某一天,腾讯的小美女特别贴心地告诉我们获得了一个突出贡献奖。这对于一个刚刚运营一年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二说愿你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