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学会在哈尔滨召开
本刊讯 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东北农业大学及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承办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于8月5~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31 个省市83 个单位的1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论文
在8月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研究员致开幕词。他提到,本次年会是在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现代农业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李克强总理在最近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现实与历史的重大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业工程学科要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国“三农梦”,加快提高“三率”(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和“三力”(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一控两减三基本”为主要任务,大力促进农业工程学科科技创新和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协同创新,全面服务现代农业各个领域和环节,全面引领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希望与会科技工作者围绕年会主题,交流探讨,凝聚智慧,深化友谊,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进程中,不断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争当国家现代农业科技领域的先锋队,发出学会作为农业工程科学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大会报告围绕“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转方式调结构”的主题,由胡恒洋巡视员、汪懋华院士、蒋亦元院士、罗锡文院士、康绍忠院士、陈学庚院士、赵春江研究员及包*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新阶段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考”、“轶事杂谈”、“我国农业航空发展现状”、“变化环境下的农业高效用水及其生态响应”、“科技创新 全面提升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与应用水平”、“国际作物表型信息技术研究进展”、“围绕寒地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驱动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大会报告。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及今后发展趋势,本次年会设置了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水土资源高效利用、设施农业工程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与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贮藏与质量保障、农业信息与电气工程等6 个分会场。与会代表通过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专题研讨、墙报展示、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闭幕式上,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毛罕平院长汇报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装备创新大赛的筹备情况。作为农业工程领域第二个学生竞赛,大赛以智能农业装备类科技发明制作和农业装备智能机器人竞技为主体,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学生竞技答辩、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大赛拟定于2015年年底举行,欢迎各个高校踊跃参与,展示高小学生在农业装备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成果,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罗锡文院士致闭幕词,他在总结中回顾了我国推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10年及连续12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带给农业工程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将要改革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将给农业工程学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要求学会要乘势快上,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基础研究、战略研究、条件建设、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及学科建设,解决我国现代农业的重大需求问题,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自2005年创办,已走过10 个年头。经过五届的培育,学术年会已成为农业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学术交流盛会,年会的成功举办有效凝聚了农业工程各界人士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提高了学会影响力,全面促进了学会各项工作,进而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学术年会将由山东理工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