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面对网络上无良捏造和无端诽谤,毕节市民*局和儿童福利院对所从事的儿童福利工作心里有底、信心满满,真诚接待媒体来访。现在转载一篇7月4日《南方周末》报道。
毕节市儿童福利院内部。(南方周末记者刘怡仙/图)
村级、乡镇、市县三级专人负责儿童福利,*府部门有事务协调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对孤儿、弃儿、困境儿童等进行“兜底”,同时,能够向社会提供特教及康复治疗等扩展服务。
陶进认为,出现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关爱服务不够专业”,专业社工、心理服务人员非常欠缺。整个毕节市仅有38名注册社工,有一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专业人才过于稀缺。
“不太可能(是真的)”。贵州省毕节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李婧杰当晚看到了网络流传的信息。
年6月26日傍晚,一则“毕节、凯里福利院有未成年儿童被性侵”的消息,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中迅速传播。当晚,国家民*部及贵州公安、民*、教育、妇联等部门相继表示详细核查。
调查人员随即奔赴毕节当地9所儿童福利院、黔东南州6所儿童福利院及5所社会福利院全面排查。6月27日午间,贵州警方初步查明为谣言,发帖人赵某某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调查结果验证了李婧杰的判断。她对毕节儿童福利院有底,也常去各县区的儿童福利院检查指导,但觉得有点冤,这里的儿童福利院已经“不是以前大家认为的孤儿院了”。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涉及儿童的恶性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困境儿童如何保障成为舆论焦点。随后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关于困境儿童保障的相关*策陆续发布,力图形成家庭尽责、*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全面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
年5月底,民*部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策进一步明确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服务方向,提出提升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工作追踪监督,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跟踪机制。
在业界专家看来,我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正在发生明显改变,“整体来看,我们一直在进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华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福利院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据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保安介绍,年6月27日一早,排查组来到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一行人共五辆车驶入院内,排查两个多小时。
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办事处甲秀村,地理位置较偏僻,从福利院至公交车站需步行15分钟,目前养育儿童总数为99名,包括孤儿/弃儿69人、特困供养儿童13名、困境儿童9名、流浪未成年人/儿童4名、托养康复儿童4名。
这所市级儿童福利院,年7月投入使用,有抚育部、医务室、康复部、特教部等九个职能部门,基础设施包括医疗康复室、儿童健身房、书画手工室、起居游戏室等功能室。年底,毕节市儿童福利院挂牌“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点”,向收治儿童提供生活认知、生活自理、音乐律动、言语、感统训练等教学课程。
李婧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过往大家提起孤儿院就是收养孤儿、弃儿的地方,但随着儿童福利*策的深化,福利院正在逐渐转型为专业的综合服务机构,这里不仅养育了孤儿、弃儿,暂时抚养困境儿童、流浪儿童,还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
据李婧杰介绍,毕节儿童福利院目前有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来防止出现侵害儿童事件。硬件上,各个功能室都安装了监控录像。年改造后,录像记录保存时间从15天延长至3个月,以达到国务院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制定的标准。
日常管理也设立了三级轮班制度。第一级是福利院领导对机构内部的监管,遇特殊情况,领导要值班处理;第二级为值班长,由行*管理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第三级则是各个区域的常规管理人员,门卫、医生、护士等。
在福利院内,南方周末记者找到李婧杰所说的巡查记录之一——《教管部巡查台账》,内容主要是值班人员依照每两小时一次的巡查时间巡查签字,填写在院人数、用电情况、功能室使用情况及异常情况报备。
李婧杰介绍,除了日常监管,人员资质审核也很严格,康复医疗师需持医师资格证、特教老师需持教师资格证、抚育人员则需民*部门培训考核后颁发的“孤残儿童护理证”。“没资质我们不敢用。”李婧杰说。
而作为福利机构主管部门,毕节市民*局也经常进行不定期检查,包括调阅监控,出入登记记录等。毕节市民*局留守科科长陶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防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会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随着福利机构功能逐渐丰富,参观探访、学习交流的人员增多,“有这么多人来来往往,很难(存在长期的儿童侵害事件)”。
◆◆渐进的儿童福利体系◆◆
年,毕节民*局增设了留守儿童救助科,专门主管留守儿童相关事务,陶进被调入该科室工作。
除了增设科室,县区还增设“留守儿童救助中心”,并着力完善基层儿童福利队伍建设:乡镇安排两名专职人员,村居一名专职人员,学校一名专职人员,工作内容即为落实各项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福利*策。“当时的职能没有逐条明确,我们一度考虑给这名专职人员取名‘未成年人保护专干’。”陶进介绍。
年,毕节市七星关区经过摸排留守儿童人数为人,七星关区民*局局长司静频为此头疼,“该怎么做”。当年,毕节市推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乡镇、村、学校采取“四个一批”落实留守儿童有效监护,即劝父母返家照料一批、劝父母携带外出一批、委托监护照料一批、机构临时管护一批。
据司静频介绍,每年3月、9月,他们都要进行“留守儿童风险评估”,由在校老师、驻村干部、脱贫攻坚干部等人组成评估小组,对孩子进行风险评估。“询问家长多久给孩子打一次电话,了解监护人年龄、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如何等等。”司静频说。他们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台账、留守儿童劝返台账、留守儿童入住福利机构台账,留守儿童基础信息、父母情况、何时劝返等信息都记录在案。年,七星关区留守儿童人数降至年的一半,最新统计数据为人。
年,毕节市内的儿童福利院也开始调整职能,市级儿童福利院主要接收重症残疾的孤儿及弃儿,县级的福利院主要负责健全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
陶进认为,这将避免县级福利院的重复投入建设,也能充分发挥民*兜底的职能作用,“这次《意见》出台,我们底气更足了”。
在国家层面,早在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民*部合作的儿童福利示范项目就开始在四川、河南、*等5个省区的12个县、个村进行推广。这一项目借鉴了早年“赤脚医生”的理念,在村中设立儿童福利主任。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