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527.html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
点击对应课题即可查看
01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19)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微课微课
中考历史主题复习精讲+配套习题(1-3)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微课+思维导图+真题)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微课+思维导图+真题)精品课件
九年级上册历史(1-1)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微课+思维导图+真题)
七年级上历史微课、解读、同步测试(1-19)
八年级上历史微课、解读、同步测试(1-6)
九年级上历史教材解读+同步测试(1-1)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问答式知识点速记》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问题式梳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第6课《北宋的*治》
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策的原因;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史实。
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重文轻武*策的后果。
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影响。
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权,史称北宋。
.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事上:解除禁*将领的兵权,控制了*队;控制对*队的调动,使禁*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队将领,定期换防。
()*治上: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财*大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知识点二:重文轻武的*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府官俸和*费开支浩大,财*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变法时间、人物及目的: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3.变法内容: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募役法
征收投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限制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賦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
*事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野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事力量
4.变法结果:变法收到一些成效。*府的财*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多处。
5.变法失败:
(1)失败标志: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
()失败原因
/p>
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主要原因);
②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急进。宋神在变法的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01中学生成绩提升营??开课时间:本周五晚19:30原价元,现在0元学习赶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