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http://m.39.net/pf/a_4611315.html正在热映的《八佰》取材于年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经过四天四夜的激战,成功抵住日*多番进攻,重振了中国*民士气。
“八百壮士”最终撤入租界,然而真正的劫难或许从此时才开始。在租界的四年,这支孤*遭缴械、羁禁,谢晋元更是被叛徒刺杀身亡。本文围绕晋元公园更名始末,为我们回顾了这段悲壮的历史。文章原载于《档案春秋》年第8期,原标题为“英雄身后事——晋元公园更名始末”。
凌维诚的呈请状
年7月16日,一件署名“谢凌维诚”的呈请状被送到了国民*府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的案头。凌维诚是举国闻名的抗日英雄谢晋元的遗孀,吴国桢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仔细看了起来。年,谢晋元遗孀凌维诚(后排中)携儿女返回阔别已十年的上海(上海市档案馆藏)凌维诚在呈请状中向吴国桢提出三点请求,一是“为呈请房屋事”,二是“为呈请胶州公园改为晋元公园事”,三是“为呈请恢复孤*工业并孤*工厂事”。关于第一点与第三点,凌维诚希望由市*府出面,调拨房屋给谢晋元家属、子女以及部属居住及谋生,这倒不难办。抗战胜利后,国民*府接收了大批日伪房产、物资,因此吴国桢毫不犹豫提笔在呈请状上写下批示,将两件事交由房屋分配委员会办理。但对于第二点,兹事体大,吴国桢不得不认真思索了起来。谢晋元像(上海市档案馆藏)凌维诚在呈请状中写道:
“先夫在日,率四行孤*艰苦抗敌,誓死不屈,孤*营尽节四载,不为利诱。今国土重光,而先夫茔坟荒草累累,污秽不堪,臭水塞道,且有无赖赵德清假借看墓名义,设羊皮厂,杂物五金碎片,祭示者有门难入。”
凌维诚提出,“上海为文化区域,有碍国体,以胶州公园改为晋元公园,全体孤*同志遗族,于先夫墓前,八一一(作者注:即8月11日)悬旗纪念,追悼大会等。”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0月26日深夜,时任88师旅团中校团附的谢晋元奉命带领团1营四百余人,留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后撤。谢晋元与众将士坚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击退日*6次进攻。为壮声势,当时的报纸媒体称谢晋元部为“八百壮士”,并创作了“八百壮士歌”以激励*民抵抗日本侵略。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抵抗到最后上海市民捐赠给四行孤*的物品(上海市档案馆藏)10月30日,“八百壮士”撤入租界,原商定经沪西返回部队参战,但租界工部局却屈服于日*压力,违背诺言,解除了将士们的武装并限制其行动于胶州路一公园北侧的大片空地上。这座公园,便是凌维诚在呈请状中提到的胶州公园。胶州路由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年。年,公共租界在胶州路与新加坡路(今余姚路)交叉处建成占地40亩的胶州公园。年,谢晋元部进入租界以后在胶州公园北侧扎营。这座占地66亩的*营随即被上海市民称为“孤*营”,并很快成为上海沦陷区乃至全中国的抗日精神象征。国民*府晋升团所有参加保卫战的官兵*衔各一级,并任命谢晋元为该团团长。在孤*被羁禁期间,上海市民经常探访他们并进行文娱表演慰问。*官为士兵开设了外语、数学等多种课程,甚至还有基督教神学,士兵继续每日进行*事训练并保持高昂的斗志。“八百壮士”鼓舞了中国*民的士气,并向外界传达了中国积极抗战的决心。年,《中国画报》第2卷第1期刊载报道《四行仓库孤*为悬旗问题而起之冲突》(上海市档案馆藏)年,日伪上海特别市*府关于四行孤*移禁及押离出境的文件(上海市档案馆藏)抗战胜利后的上海百废待兴,不容具有抗战象征意义的“孤*营”旧址和抗日英雄谢晋元的墓地遭人破坏,吴国桢提笔在呈请状上批示:“胶州公园可改为晋元公园,提市*会议决定。茔坟由工务局酌予修理,无赖由警局取缔。”
谢晋元遇刺
时间指向年。这一年是谢晋元率“四行孤*”滞留上海公共租界的第四年。他在日记中写道:
“余竭尽心血,对内对外之艰苦支持,已至力竭声嘶。使余有呼天不应,呼地不灵之痛。当余追忆几年来经过时,不禁流泪,诚以几年来之惨痛生活,何以用言语形容。”
“八百壮士”在“孤*营”中被羁押期间,日本方面声称允许释放这些士兵,但条件是解除武装并以难民的身份离开上海。谢晋元拒绝了这些条件,并于其后多次拒绝了维新*府及汪精卫*权的劝降。早在年“九一八”纪念日,谢晋元就在写给父母的信中完全估计到了自己的不测并安排了身后事:
“大丈夫光明磊落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生死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分熟虑之矣。今日纵死,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故此日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如敌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时。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惟今日不能对家庭无一言:万一不讳,大人切勿悲伤,且因闻此讯以自慰。大人年高,家庭原非富有,可将产业变卖以养余年。男之子女渐长,必使其入学,平时应严格教养,使成良好习惯。幼民子弟均富天资,除教育费用应请*府补助外,大人以下应刻苦自励,不轻受人分毫,男尸如觅获,应归葬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国后即可发表,亦即男预立之遗嘱也。”
日伪方面为收买谢晋元,曾许以50万元、师长之职诱降,被严辞拒绝后,决定杀害谢晋元。年8月,于胶州公园举行的谢晋元祭奠仪式(上海市档案馆藏)年4月24日晨,谢晋元与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晨操,点名时发现上等兵张国顺及下士郝鼎诚、张文清、尤耀亮四人缺席。谢命令晨操官兵开始跑步后,派人将四人从宿舍中带到操场。5点50分左右,正当谢晋元训斥四人不守*纪时,其中一人突然取出匕首、铁镐,猛击谢晋元头部及胸部,其他三人一拥而上,对谢进行群殴。当时跑步的队伍正沿操场南边向东,折转向北,刚有点蒙蒙亮再加上阴霾如雾的天气,官兵们只看到团长和几个人拥挤在一起,不知发生了何事。团附上官志标(曾任团第一连连长)当先率领大家奔过去,一见团长被刺倒地,身上都是鲜血,立即抓捕凶手。因首当其冲,上官志标左肩、左额、腰部多处被击伤。四名凶手最终被公共租界工部局警车押送戈登路中央捕房。而谢晋元因全身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不治身亡。关于谢晋元的确切死亡日期,谢继民在《我的父亲谢晋元》一书中回忆:“关于父亲的出生日期,也有人说是年4月29日。主要从牺牲于年4月,终年37岁推算。但是,当时的习惯,年龄都按虚岁计算,按现在以实足年龄算,牺牲时应为36岁。母亲凌维诚早期的回忆文章,都以虚岁年龄讲述,而记录整理的人没有注意,按实足年龄推算,以致有些文章中父亲出生日期、结婚日期……都曾出现相差一年的现象。另外,农历生日与公历换算,每年都不同,前后会相差几天(年在‘孤*营’时,生日为阳历4月29日)。父亲牺牲后,安葬于胶州路‘孤*营’内,当时的墓碑和墓志铭上都写明:‘将*生于民国纪元前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卒于民国三十年四月二十四日’。‘遇害时甫三十有七岁’。所以,父亲的生日应为年4月26日,按当时以虚岁计算的习惯,终年37岁。”
英雄的葬礼
年4月25日,《申报》以“谢晋元上校罹难 孤*营四叛兵行刺——沪市各界闻讯同声哀悼 团附受伤四叛兵已被逮”为题,刊发了谢晋元遇刺逝世的消息。报道一经传播,举国震惊,民众悲愤不已,各界人士纷纷用各种方式悼念抗日英雄。谢晋元团长的不幸遇害,也使“孤*营”全体官兵处于一片悲痛之中,但治丧工作仍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申报》4月26日的报道《谢晋元遗体成殓 孤*营吊客三千人——仪式隆重来宾哀痛逾恒 当局派员吊唁办理善后》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全体官兵公推少校团附雷雄(曾任团机枪连连长)负责营务,在统一指挥下,组织“孤*营治丧委员会”办理善后事宜:第一,谢晋元的遗体被移入其私人卧室,全体官兵依次在床前致祭;第二,由万国殡仪馆派人来为谢晋元清洁面容及化妆;第三,“灵柩由楠木制成,做工精细,盖板上半截镶水晶玻璃,价六千元”;第四,以“孤*营”名义发表讣告;第五,4月24日当晚7时,“孤*营”营内官兵举行小殓。4月25日凌晨,国民*府代表郑仕生等一行,冒滂沱大雨到“孤*营”慰问,向谢晋元遗体致敬,并向全营官兵发表讲话。上午11时开始,大殓仪式由雷雄主祭,在“孤*营”大礼堂举行,全体将士暨来宾均左臂系黑纱肃立。《申报》报道中特别提到,礼堂布置庄严肃穆,门前竖素色牌楼一座,内部遍布白幔,悬挂蓝白布灯。年8月,于胶州公园举行的谢晋元祭奠仪式(上海市档案馆藏)年8月,上官志标主持谢晋元祭奠仪式(上海市档案馆藏)左右分挂各方致送的挽联,其中有上海煤球业3万职工致送的“生也胡乐,一代完人愧后死;死得其所,四百万众哭先生”尤为引人瞩目。谢晋元与上海煤球业的交往和关系,从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谢晋元与上海市机制煤球业同业公会的一组来往信函可见。年2月,谢晋元致函上海市机制煤球业同业公会,希望对方援助“四行孤*”,提供平价煤球三吨。煤球业同业公会收到谢晋元的来信后,立即着手办理此事,最后决议由“义泰兴”煤号以每吨法币90元的价格供给。同年12月,谢晋元再次致函上海市机制煤球业同业公会,“义泰兴”煤号又以每吨法币元的价格供给平价煤球四吨。煤球业同业公会在给“义泰兴”煤号的信函中,将这两次供给煤球的价格称为“特廉售价”。“特廉”到底有多廉?根据年7月30日《大众晚报》的调查统计可见,从到三年间,元法币大约分别能买到一头大牛、一头小牛、一头猪。在物价日日飞涨的“孤岛”时期,煤球业同业公会给出的这个价格,恐怕仅够支付煤球的成本和运费。因此,上海煤球业同业与谢晋元及“孤*营”关系匪浅。因此在谢晋元的葬礼上,煤球业3万职工致送的挽联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年2月,谢晋元致煤球业同业公会信函(上海市档案馆藏)据《申报》报道,葬礼现场设灵台,上置清酌、燃白烛,正中悬挂谢晋元骑马远眺的大幅遗像,其上悬挂“孤*营”全体官兵挽匾“忠昭千古”,旁悬雷雄率全体官兵的挽联。其旁分置各方致送花圈30余只。其后墙上,分挂国民*旗和国旗,正中装设霓虹灯之奠字。谢晋元遗体即安置其前方,“遗体着中式礼服,经化装后,音容宛在,奕奕如生。当由官兵及生前友好十人,将遗体抬入棺内,上海难童教养院及平江儿童教养院各一队乐队,同奏哀乐,音调凄切,全体将士及来宾均为之泪下。平时对谢团长深为钦敬的女学生数人,将各人照片及绣有谢团长签名的手帕置于棺内,并失声痛哭。继由全体静默三分钟,行三鞠躬礼,复奏哀乐,列队绕棺瞻仰遗容时,无不涕淋不止,有小学生十余人,竟至嚎啕大哭。”《申报》消息刊出后的几天里,“孤*营”共接待了近30万上海各界人士前往吊唁,“沪西一带,素衣白马,途为之塞”。葬礼之后,《良友》杂志年5月刊以“盖棺论定一代完人——谢晋元团长身后之哀荣”为题,用10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场景。5月8日,国民*府发布命令追赠谢晋元为陆*少将。谢晋元的墓地最终选择毗邻“孤*营”的胶州公园一角。从墓碑上的铭文可知,年7月1日,谢晋元的遗体被安葬于此。墓前正碑为“孤*营谢将*部属敬立”,表达了世人对谢晋元的缅怀崇敬之情。沪上各界人士祭奠谢晋元(上海市档案馆藏)
晋元公园命名
时间再次指向年。遵照吴国桢的批示要求,国民*上海市市*会议、市工务局、市警察局纷纷行动起来。经年7月27日第四十次市*会议决议,“(市长批示)照办,并先行收回墓园公地,于公园内竖立无名英雄纪念碑,即由工务、地*两局会同办理。”吴国桢本人于7月30日批复上海市工务局、上海市地*局“令仰该局会同办理”。年8月11日,恰逢“八一三”纪念日前夕,历经磨难、幸存于世的“孤*营”将士聚集于胶州公园举行祭奠仪式。据《申报》报道,凌维诚以及时任国民*上海市*部主任委员、上海市副市长的吴绍澍主持仪式,上海市各界人士向谢晋元墓地敬献花圈。年8月23日,国民*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宣铁吾呈复吴国桢,“谢故团长茔坟被无赖弃置杂物碎片”案,“奉经转饬江宁路分局遵办去后,兹据报称,即经查明,将赵德清传案申斥,限令五日内清除杂物碎片,现经复查,确已遵办。”年9月3日,国民*上海市工务局局长赵祖康呈复吴国桢,“胶州公园遵自本年9月1日起改称晋元公园”。至此,晋元公园正式定名。年地图,胶州公园已被更名为“晋元公园”(图源:图溯上海)年,部分四行孤*代表出席上海纪念“一?二八”十五周年相关活动(上海市档案馆藏)凌维诚呈请状及吴国桢批示内容,以及之后有关单位办理胶州公园更名为晋元公园的全过程,记录于国民*上海市*府档案,现藏于上海市档案馆。今天,随着对相关档案内容的深入解读,谢晋元遇刺身后事又一次在世人面前逐渐浮现、清晰起来。如今,晋元公园原址上建起了静安区工人体育场,谢晋元墓也于年4月迁至上海市万国公墓名人墓园。令人欣喜的是,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随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于8月13日开馆,世人又多了一个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场所。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文汇报赵立荣摄)
杂志编辑:*新媒体编辑:周晓瑛、雷蕾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