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元测试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复制链接]

1#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2套),建议各位家长领取打印给孩子练习!试卷均包含参考答案哦~

领取全部电子版试卷请拉到文末

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策。之后日本为“先夺满蒙”制造了()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2.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了()序号八项主张的内容①……容纳各*各派,共同负责救国②停止一切内战…………⑧立即召开救国会议A.卢沟桥事变B.华北危机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3.下图为《西北文化日报》登载的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这份报纸出版的时间为()A.年2月日B.年2月2日C.年2月3日D.年8月3日4.何香凝赠蒋介石一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①写于九一八事变后
  ②“倭奴”指的是美帝国主义③中国推行抵抗*策
  ④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5.“这次事变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历史转折,因而成为‘时局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符合上述观点的事件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6.小华为“建*93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它们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A.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淞沪会战由此爆发D.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7.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年9月到年2月间侵华日*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作了翔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8.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如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B.国共两*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9.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0.抗日战争中,国民*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A.国民**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B.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C.国民*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D.*人英勇杀敌与*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年,八路*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证明我*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A.红*长征胜利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除汉族外,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民众直接参加了抗战斗争……旅居海外的侨胞心系祖国,以各种形式从人力、物力上支持抗战。由此可见,抗日战争()A.扭转了近代中国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人民的力量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5.下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纪念周年每套枚数内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等2个纪念馆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二、非选择题(6题6分,7题3分,8题26分,共55分)6.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事变(指—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材料二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8分)材料三 日本*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材料四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3)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能不输掉良知?(4分)7.中国共产*在团结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权的暴动*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府,实行民权*治,以期全国*权之统一。取消红*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受国民*府*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年7月5日)()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的战略决策。(3分)材料二 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内流行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论调。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并会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中共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材料三 年4月,中国共产*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章规定:中国共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对统一全*的思想,指导全*的行动,实现*的*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大会召开的背景,(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共产*在此背景下制定了什么样的决策。(4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纷纷组织抗日义勇*。义勇*给日伪*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抗日联*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如何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4分)材料二 李济深致国民*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摘自年2月《桂林日报》(2)材料二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2分)中国共产*是怎样解决“陕变”的?(2分)“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三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没有让中国人民屈服。在中国共产*的号召与领导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胜利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更警示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3)请写出两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其历史意义。(6分)材料四 日本在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4)根据材料四,说说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3分)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分)请简要说明。(3分)材料五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队脱身出来?那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的影响。(3分)答案一、.A2.D 点拨:根据表格中主张的内容可知当时发生了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年2月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年,华北危机从年开始,九一八事变发生于93年,均和题中的时间不符,可以排除A、B、C。3.C 点拨:结合所学可知,为逼蒋抗日,年2月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分析题干材料,即可判断这份报纸出版的时间为西安事变发生的第二天。4.B 点拨:何香凝赠蒋介石诗歌,是为了羞辱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对日*的进攻实行不抵抗*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表达了她对蒋介石不抵抗*策的不满。这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5.A 点拨: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A符合题意。 6.B7.A8.B 点拨:对题中图片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国共两*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民族抗战,其中平型关战役是共产*领导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领导的。 9.A0.A 点拨:由题干“国民*”“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以及将领牺牲人数可以看出,国民*对日作战牺牲很多将领,说明国民**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A 点拨:结合材料中“年”“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局部的”,可知这是平型关大捷。2.C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电令是在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发布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策”,年下半年,八路*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它有力打击了日*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和八路*的威望,振奋了全国*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D4.C5.A 点拨: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我国发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其现实意义就是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二、6.()批驳材料一:93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中国东北;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批驳材料二: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事法庭统计,日*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2)国共两*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真诚向受害国道歉,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等等。7.()同国民*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根本原因: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实行人民战争路线。措施: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3)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决策: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8.()选派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2)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示例:台儿庄战役。意义:振奋了中国*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的意志和信念。百团大战。意义:有力打击了日*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和八路*的威望,振奋了全国*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4)美国海*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参战;美国投放原子弹。
  不全面。理由: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比如中国方面的因素,包括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两大战场相互依存与相互配合,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等。(5)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注:资源截图篇幅过大,仅展示部分内容,联系

免费下载电子版方法:.点击阅读原文,输入提取码:

2.长按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