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芬纪念馆内,张伟成(右一)向村民介绍这位航空女杰的事迹。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恩平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了“乘东风强党建、壮实体夯基础、惠民生促和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之城”的工作思路,将“强党建”列为恩平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展示恩平党建工作成就,宣传恩平党建工作亮点,恩平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和本报共同策划开设“先锋模范”党建宣传报道专栏,报道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推动恩平党建工作开展,勉励全体党员向先进典型学习,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敬请垂注。
“现在,我们村变得越来越美,邻里之间和谐互助,海内外乡亲十分团结。很多游客都来参观我们村的碉楼文化广场,赞不绝口,我们感到特别自豪。这一切,都是黎塘村党支部、黎塘乡亲联谊会、香港黎塘同乡会的功劳。”谈起村里近年的变化,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村民林瑞云似乎有说不完的感受,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为村里的新变化点赞。
面对新时代发展机遇,黎塘村党支部充分利用黎塘村作为侨乡村的资源优势,以“党建带侨建侨建促党建”为工作抓手,想方设法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动海内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参与家乡美丽乡村建设。侨乡村释放出了新活力,也为恩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竖起了一面旗帜。
文/图谭锦波
探访
村中旅外乡亲众多
历史人文气息浓厚
在黎塘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成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位于黎塘侨联办公楼二楼的“侨胞之家”,参观里面的侨胞活动室、侨史阅览室、涉侨法律援助工作站。侨史阅览室的墙上,有多个宣传栏,记录了黎塘村的民俗文化、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海外华侨支持黎塘村建设的史料等内容。随后,记者参观了该村的张瑞芬纪念馆,了解世界杰出特技女飞行家张瑞芬的生平事迹。
据张伟成介绍,黎塘村由旧村、大兴、大安、连福里、安丰里、大胜里等11条自然村组成,有总人口多人,其中旅外乡亲多人,他们分布在东南亚、委内瑞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乡人口中,90%以上是侨眷。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黎塘村的海内外乡亲就积极出钱出力,支持家乡建设。
在他们的支持下,早在20世纪初,黎塘村就架设起了电话线路,创建了汽车客运公司,建立了新型学校,建造了恩平第一个乡村公园——黎塘公园。此外,年,黎塘村兴建了黎塘侨联大厦;年建造了恩平最大的村级文化广场——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年11月,该村为外出乡亲、首位华裔女特技飞行家、被誉为“飞行先锋”的飞行家张瑞芬设立纪念馆,该纪念馆已成为黎塘村一张独特的人文名片。
举措
党建带动侨建
激发乡亲建设家乡热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是村中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为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黎塘村党支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党群联席会议,通报近期工作情况,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以联席会议为平台,密切党员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开展。
深厚的侨文化是黎塘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黎塘村党支部将推进侨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党建带动侨建,借助侨力、打好侨牌,吸引华侨回乡投资兴业、捐资助学、修桥建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黎塘村党支部的指导下,年1月,黎塘村成立了乡亲联谊会。在黎塘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具体领导下,黎塘乡亲联谊会经常与旅外乡亲、侨眷联络沟通,宣传家乡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果,激发海内外乡亲的爱国爱乡热情;收集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建议,汇聚侨智;发动海内外乡亲为家乡建设筹集资金,兴办公益事业。
在黎塘村党支部的带动下,该村的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纷纷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广泛发动海内外乡亲参与家乡建设。如大安村的老党员张超权,今年已75岁,近年来,他积极响应黎塘村党支部号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但组织家人为黎塘村的发展出钱出力,还发动旅居委内瑞拉乡亲张锦泮、张哲涛,及外出乡亲张永辉等一大批乡亲支持家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他已为黎塘村发动筹集文明村及碉楼文化广场建设资金多万元。
在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身制度建设的同时,黎塘村党支部巧借外力,发挥该村外出乡亲、黎塘乡亲联谊会会长张活林的作用,邀请恩平市食品企业有限公司党总支部组织党员到村里交流学习,广纳良言,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带侨建工作,打造党建工作亮点,去年12月,黎塘村积极申报创建“广东省侨界人文社区示范村”,进一步团结海内外乡亲,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4月,该村成功创建“广东省侨界人文社区示范村”。
通过加强各类侨文化载体建设,黎塘村让海外华侨及外出乡亲拥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增进了乡亲间的友谊。据统计,自年以来,黎塘村海内外乡亲已为家乡累计捐款多万元。
展望
继续借助侨力
实现乡村振兴
状元桥、荷花池、静心亭、沉香园、黄花梨园……独特的园林艺术与村子周边的田园风光完美融合,10多幢风格各异的碉楼与功能丰富、设计新颖的广场交相辉映,漫步在总面积达平方米的黎塘碉楼文化广场,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正中,是特技女飞行员张瑞芬的铜像,广场东面设有“功德堂”,刻有张瑞芬、张菁、张海林、张活林、张文滋、张国和等乡亲的事迹简介,他们杰出的成就和高尚的精神品格,是黎塘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据张伟成介绍,为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该村提出了利用10多幢碉楼环抱的一块空地建造多功能文化广场的建议,“这一想法得到了海内外乡亲的热烈响应”。在外出乡亲、海南省三亚大兴集团董事长张海林,香港乡亲、香港黎塘同乡会理事长张文滋和张活林等乡亲的带动下,短短时间内,多名海内外乡亲共捐资多万元。“加上旅外乡亲社团和我们争取到的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我们有了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张伟成说。黎塘碉楼文化广场于年3月18日动工,同年12月初基本竣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更需要我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汇聚侨胞、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张伟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