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全球*策转向亚洲当主角?
摘要:由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亚洲尽管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一直扮演着*策仆人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直接后果就是亚洲经济和金融稳定对外部环境和发达国家货币*策的倚重。这种倚重在发达国家货币*策出现转向的当口则转变成亚洲经济体的外部不确定性,如何降低这种不确定性,降低外围*策转向对本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是*
由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亚洲尽管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一直扮演着“*策仆人”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直接后果就是亚洲经济和金融稳定对外部环境和发达国家货币*策的倚重。
这种倚重在发达国家货币*策出现转向的当口则转变成亚洲经济体的外部不确定性,如何降低这种不确定性,降低外围*策转向对本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是*策接受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013年:宽松继续
#re#2013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以弱复苏为主导,世行预测今年欧元区P增速为0.1%,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而美国经济GDP增速仍然低于2%。
“尽管2013年相比2012年全球复苏态势进一步稳固,但弱复苏的特征依然明显,从美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就业还是GDP增速都与决策者所预期的距离相差甚远,而且2013年因为美国财*问题的存在,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值得注意,因此宽松的货币*策应该仍然是主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3月23日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峰会”上对《第一财经》表示。
对于日渐稳定的欧元区,伦敦*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在上述峰会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央行今年还是会维持超低利率的*策,欧洲的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极大困难;当前英国经济非常疲弱,英国央行今年肯定会执行更大力度的宽松*策,不过在卡尼7月份上台之前,应该不会有大的动作;至于日本,宽松*策也会加码。”
2014年:*策转向?
至于2014年全球范围内的货币*策趋势,斯特恩认为“这要看2013年底2014年初的经济增长情况”。
而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美国桥水投资公司董事长、首席投资官瑞·戴利欧则表示:“随着全球经济的企稳复苏,2013年底至2014年将是全球货币*策走向紧缩的转折点,不仅是欧美,中国同样将会收紧货币*策。”
斯蒂格利茨也表示:“2014年应该能看到美联储货币*策转向的信号,不过还是要看美国的财**策以及就业情况,从目前来看,经济完全回到危机前的状态仍然有很大挑战,但美联储届时的确要考虑通胀问题。”
斯特恩对欧债已经没有太多担心,他认为欧元区的货币*策会逐渐回归正常,2013年欧洲的经济复苏力度将成为衡量下一步*策走向的关键,另外CPI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欧洲尤其是德国对通胀水平的容忍度非常有限。
亚洲未雨绸缪
吸取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自美联储执行第三轮放量宽松以来,包括巴西、中国、印尼等在内的全球新兴市场就开始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策对本国市场及金融稳定产生的影响。
各国在制定货币*策时首先考虑的是本国经济利益,但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新兴市场不同,加之美元、欧元等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以及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导致了新兴市场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被动接受者地位。
印尼、巴西、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在欧美大量执行宽松*策时面临的大量资本流入即是这种被动接受地位的典型表现。
“当欧美国家执行超低利率的背景下,大量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入新兴市场寻求较高收益,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在欧美逐渐收紧其货币*策的过程中,会对原本流出的资金产生一定的吸引作用,这也不可避免,需要避免的是过量的资金在短期内出现单向流动,如果发生,的确会对亚洲新兴经济体产生一定的冲击。”斯蒂格利茨表示。
#ad#但斯蒂格利茨认为:“鉴于美国经济当前仍然处于弱复苏状态,要回归到正常的货币*策状态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这为亚洲国家提前预防提供了时间,为亚洲相关机构与美联储、欧央行等发达国家货币*策制定机构进行*策沟通提供了时间。”
耶鲁大学教授、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琦(Steven Roach)则对日本本轮无限制宽松*策对体系造成的压力表示关注,“日本央行通过压低日元促进出口的*策在短期内对亚洲出口导向性经济体产生很大的压力,短期内可能还不会出现太明显的货币竞相贬值,但长期来看,这并不能保证。”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理事潘英丽则早在应对资本大量流入的时候就对表示,要改变亚洲经济体货币*策承受者的地位,就应该在亚洲区域内部强化协调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