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文明
如果外星球有高度文明,他们打量地球时,会使用一个名词:地球文明。外星人无须给地球人划上楚河汉界,来个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两分法。地球人这样划分,感性大于理性,弊端就明显起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我们所理解和享受的人类产品中的任何事物都立刻成为我们自己的,不管它们源于何处。”回味这个东方的声音,当我们津津乐道祖先贡献的四大发明如何如何时,确乎有点自恋的小家子气了。拈出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来看看,西方人的杰出者培根,是这样高唱颂歌的: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各种事物的状态。培根无心把地球剖成东西两半,地理学的划分不代表地球文明的划分。历史的真实是,这项技术诞生于公元九世纪,当时朝鲜和日本也在竭力想发明它,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而今还在争发明权。中国领先了一步,纳入地球文明,无须争得烟子蓬蓬。世界上第一部印刷制成的书籍,是868年版的《金刚经》,该书于公元五世纪早期,由梵文经文翻译成汉语,译者鸠摩罗什,是印度血统和土耳其血统的混血儿。这盛大的文化事件,如果由中国历史来垄断,我们的脸上不见得就很光彩。东西文明两分的思维模式,必然导致繁复的次文化板块,或许在“小国寡民”时代还可以作为自慰的借口,但不能死抱死抠这种局部记忆或者说零碎记忆。地球文明,唤醒的应该是一种共同记忆,各个闪光的亮点,就是民族的历史记忆。高科技也并非是西方文明构成的核心成分,中国、印度、阿拉伯、伊朗、非洲的早期成果,影响了欧洲的科学、工程、数学以及哲学,这些影响在欧洲文艺复新时期和后来的欧洲启蒙运动中功不可没。回望1000年前,地球上的高科技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滚轮车、旋风扇、风筝、弓弩、火药、时钟以及铁索悬桥。当中国人在享受这些高科技的时候,西方人还知之甚少。这些记忆,立足于一种大气,消弭着民族伤痕,就升起了世界文明意识。西方狭隘的教派主义者,对东西文明简单两分法,如获至宝,他们无心批判其中的对世界文明历史的割裂,反而变本加厉地将整个世界历史划分为一个个狭隘定义的不同文明。这样的笨伯,非但没有反抗已经成为从事反西方暴力的借口的疏离,反而被恐怖份子的割裂观点用着了证据。割裂主义要的是世界文明的火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从血泊中扶起那把交椅,不论谁主沉浮,都是人类的劫难。当“9·11”事件令一向自大的美国打了一个冷颤的时候,割裂世界文明的恶果,有了惨痛明证。割裂中有偏见,偏见中有阻塞,阻塞中有爆发。这种割裂,西方强国津津乐道为“文化例外”。联合国沉痛反思了“9·11”事件的原因,于是“文化例外”下课,“文化多样性”登台。地球文明是否已经作为一个整体现象伴随地球人了?当今的地球,是个充满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混乱世界。不能不对地球文明的融合进行一种思考,这种思考,最好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在一块儿。赞